学校简介
随州市曾都一中创建于1956年,位于市区青年路西端,矗立在白云湖畔,毗邻曾侯乙编钟出土地——古雷码头。经过两次搬迁,它于1996年在现址建成。校园里的粉色建筑错落有致,气势非凡。文化底蕴丰厚,风景秀丽,交通便利,是教书育人、求学修身的净土,也是千年古城、历史文化名城、东方古乐便民之都的璀璨明珠!校园占地171亩,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500万元。教学楼、科教楼、学生公寓、礼堂、服务楼、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信息中心、多媒体报告厅、实验楼、标准运动场、知识广场、健身场等设施一应俱全。校园里的幼林成片,古树参天,草坪繁茂,园林精致;怪石、深泉、松树、竹子、丹桂、紫李五颜六色;游廊、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玉阶曲径都赏心悦目。
学校现有教学班80个,在校生6000余人,教职工273人,其中专任教师214人,研究生5人,本科以上学历占98%,高级教师85人,省市级骨干教师52人,平均年龄32岁。他们是一支业务过硬、素质优良、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学校承担了5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部分科研成果在省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建设有质量、有研究、有特色的学校的宗旨;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全面发展,挖掘学生潜能,创造宽松条件,造就大批新人,逐步形成“团结拼搏、努力创业、争创一流”的校园精神。
近年来,学校发展日新月异,内部管理日趋完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影响日益深远,办学效益逐年攀升。成为随州教育的一面旗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先后被评为“全国实用《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绿色学校”“湖北省著名教育改革学校”
进入新世纪,迎接新挑战,学校正加快发展,全面争创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和模范高中。学校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继续实施质量工程、人才工程、名校工程,创名校、当名师、育名校,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人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
发展篇:历经沧桑求发展
1956年4月,睢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天河口镇建立睢县第七中学。学校背靠南瓜山,面向天河口水库,毗邻天河口街道,占地面积约40亩,另有33亩勤工俭学基地,保障师生伙食供应。宋子群同志任校长,教职工12人,同年9月开学,招收3个班165名新生。1956年至1969年,学校招收绥北的天河口、小林、淮河、银店、凤江、藁城、万和等镇的学生,学校将指标分配到教学控制站,主要招收初中学生。
从1956年到20世纪60年代初,学校非常重视教学质量和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大家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老师和学生利用假期平整了一个大操场,烧了砖,并测试
在大生产运动中,学校开展了“管政治、教产运动相结合”的活动,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邵福兰在实践中探索“科学采石”方法,接受记者采访;何绍志冒着人身安全危险,从火灾中救出财产;陈因工作成绩突出,受到董副主席的亲切接见。学生勤奋扎实,老师工作积极,校风良好。在校学生人数最多达到458人,为社会输送了各方面的人才。其中、刘长友、刘等学生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招录为空军飞行员,在绥北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文革期间,学校受到很大影响。曾更名为雁峰中学。1966年,在“四清”运动的影响下,6名教师被迫回家,毕业生返校“搞革命”,一部分教师去县城生活班,其余留在护理学校。从1967年到1969年,学校关闭招生。
1971年,学校更名为天河口公社中学,成立了天河口公社中学支部委员会。潘同志任支部书记,宋子群同志任校长。学校招收北方学生,以高中为主,初中为主。1972年与面向街道的天河口小学合并,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学校东南新增20亩菜地,校园面积扩大到60亩,教职工38人,教学班12个。
1956年至1980年,学校向社会输送初中毕业生1838人,1970年至1980年,向社会输送高中毕业生1649人。
1981年至1985年,学校隶属于音电教管站,主校为初中。1984年,一年级109名新生入学,9名教师任教。1985年招收高一新生两个班,逐渐向高中倾斜。
1986年学校更名为“随州市天河口高级中学”,直属随州市教委。1987年,市教委拨款3万元用于学校建设,学校面貌随之改变。
1989年,学校更名为“随州六中”,在全市范围内免费招生。20世纪80年代,学校向全国输送了大量大学生。
由于学校地处随北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设备落后,生源萎缩,极大地制约了学校的发展。经报市教委调查论证,1992年12月25日,学校迁至北郊燕戴堡,租用军营办学。校园占地80余亩,现有学生1042人,19个教学班,教职工110余人。
>1995年,租借的营房随着地基的塌陷,陆续断裂,变成危房,再加上烟岱包地处农村,交通不便,师生学习、生活、教职工子女就学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系列因素制约着学校的发展,经学校报请市教委、市政府考察同意后,决定再次搬迁。
1996年,学校在南郊柳树淌征地170亩,按照国家示范高中标准规划、设计,王先乐同志担任书记、校长。1997年新校第一届招生831人,9月份开学,高二、高三仍留在烟岱包,1998年全校搬迁到位,同年招收高一新生958人,随着办学条件好转,在校生达2189人,34个教学班,教职工157人,学校由过去单一的文理科发展到普教与特色教育并举的办学模式,全体职工艰苦创业,领导力量不断加强,逐渐探索出适合我校发展的办学模式,吸引其他高中相当一部分骨干教师,管理日趋科学、规范,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校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逐步得到省、市各级领导重视和社会的认可。
2001年1月,随着地级市的成立,学校正式更名为“随州市曾都区一中”,2001年,钟克云同志担任书记、校长,根据教育发展趋势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逐年增大投资,教学设施不断更新,日趋完善;校园设计规范、科学,环境优美、典雅;校园网络、远程教育开通使用,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使曾都一中如虎添翼,发展势头更加迅猛,办学效益、社会影响与日中天,在荆楚大地上誉享盛名,省内外许多知名学校纷纷到我校考察、交流。
创业篇:锐意进取话改革
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发展的未来在学校。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不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荣辱兴衰,还直接关系着未来随州经济的发展。
1996年,学校领导班子果断决定“择址新建,振兴六中”,凭借10万元起家,全校职工团结拼搏,齐心协力,在狭路中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全体职工锐意进取,不断创新。
1997年,学校率先在全市推行了“岗位责任制”“教师聘任制”“末位淘汰制”。2002年实行“中层干部竞聘制”,一系列用人机制改革,让所有教师平等参入,公平竞争,末位淘汰,先后有6名教职工落聘转岗,优化了教师结构,2002—2005年,先后有33名教师竞聘中层干部,使广大教职工树立了风险意识,有效地调动了干群积极性。
2001年,学校面临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推行“结构工资制”,提高教职工待遇,淡化福利,重在奖惩,鼓励冒尖成名,奖励有功之臣,加大改革力度,拉开档次,让30%的教师只拿工资,让40%的教师拿部分津贴,让30%的优秀教师拿高津贴,多劳多得,奖勤罚懒。2002年改革奖惩制度,设立了新闻报道奖、文学作品奖、论文、优质课、优秀教案、优质课件、优质教具的设计与发明奖、辅导奖、全勤奖。
2003年实行“评聘分离,低职高聘,高职低聘”制度,先后有24名教师实行了低职高聘。
2003年,实施“名师工程”对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提出“三年成熟达标,五年骨干优秀,七年名师专家”的目标,推出学科首席代表制,试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导师讲学制,专家奖励制,通过“结对子”“传帮带”“教学比武”“教学督导”等形式,开展“个个上讲台”“讲三课、练五功”活动,要求“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收到较好的效果,对教师触动很大,提高了教职工的整体素质。
2004年秋,根据形势发展,学校广泛征求多方面人员意见,并到省内外名校考察,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修订、补充,数易其稿,汇编成《随州市曾都一中管理规范》,成为学校开展工作的依据,使学校管理做到科学化、规范化,为学校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校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全市乃至全省产生很大反响,各兄弟学校多次到校考察,学校也屡次被邀请作经验交流,钟克云同志《对聘任制的思考》一文也被《素质教育在湖北》一书收编,通过全体职工的不懈努力,全校形成了“团结拼搏,艰苦奋斗,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校园精神,学校逐步建立了一支道德高尚,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成为一个“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集体。
成就篇:励精图治创一流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育理念,人性化的教育模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推动着曾都一中走向辉煌。
目前,学校有232名专职教师,研究生6人,本科以上学历占98%,高级教师85人,省、市级骨干教师52人。学校承担国家省级以上课题5个,研究成果瞩目,在全省都有一定的影响。
更名五年来,,曾都一中的所有毕业生的中考成绩在全市前100名仅2人,前200名仅6人,而曾都一中全体师生励精图治、顽强拼搏,不断刷新自己的高考记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2002、2003年,裴运桃同学、邓科同学(中考成绩均占原随州市1500位以后)勇夺区理、文科状元。
2004年,张斌同学(中考成绩占原随州市1475位)以全市34位的高考成绩勇夺区理科状元;龙星星同学(中考成绩占原随州市2947位)以全市8位的高考成绩勇夺区理科状元;
2005年高考,文科考生黄国英同学(中考成绩占原随州市84位)以601分雄踞全省第24名、全市第2名,顺利考取北大;有4名同学跻身全市文科前10强,10人进入前34强,5名同学进入全市理科前50强;上一类重点382人,上省线1982人。
曾都一中学生近年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国家级奖励41人次,省级奖励86人次,市级奖励195人次,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亦有400多人次获奖。
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原省人大副主任吴华品、原副省长王少阶、原省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先后来校视察。湖北教育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在湖北》、《学习月刊》等省级报刊先后对办学经验予以专题报道。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实施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特色教育示范学校、教改名校、绿色学校、安全文明校园、食品卫生等级A级单位、武汉大学优秀生源基地、随州市最佳文明单位、示范高中、德育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委、收费信得过单位、高中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60余项。
时光如水,忆往昔岁月峥嵘;岁月如歌,看今朝再谱新篇。面对新世纪,接受新挑战,曾都一中正在加快发展步伐,努力争创省级最佳文明单位,争创国家级示范高中。为此学校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认真实施“素质工程﹑形象工程﹑人才工程、名校工程”,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努力实现创名校,做名师、育名生,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领导
坐落在涢河水畔的曾都一中,占地113886m2。建校之初,该校本着“一流规划,一流设计,一流施工,一流质量”的原则进行建设,教学楼、科教楼、图书馆等鳞次栉比,气势恢宏;画室、琴房、多媒体学术报告厅,一应俱全;知识广场、标准运动场,以及澡堂、医务室等设施,功能齐备,满足需要。该校拥有教室86间,理化生实验室9间,教师办公室18间,师生阅览室、图书室各2间;能容纳400余人的学术报告厅1间;学生公寓7栋500多间6000多个铺位;学生餐厅采用电子售饭系统,能容纳6000多人同时就餐。粉红色的建筑群落,设计新颖,做到了教学、办公、生活、运动“四区”分明,布局合理。
曾都一中不断加大投入,实验仪器、体育器材配备达到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标准,拥有电脑342台、投影机5台的计算机教室5个,新建电子显示屏1个,“局域网”和“学校网站”已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各教室安装一台电视机,学生可及时收看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节目。学校有电子图书8万余册,藏书13万余册,每年征订教育教学管理类的各类期刊杂志100余种、报纸20多种,教育信息技术的先进装备为现代化管理和教学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平台。
曾都一中坚持环境育人。该校教学楼、科教楼、学生公寓周围种植草坪40多亩,绿化带50多条,后山公园竹园、兰园、梅园等交相辉映,绚丽多姿,已成规模,校内种植桂花、紫薇等名贵树木1000多棵,可谓四季常青,百花盛开,鸟语花香。学校在绿化同时,大力倡导“爱校从爱护花草树木做起”,并在每年植树节前后,组织师生植树,提高师生绿化意识。徜徉其中,你会觉得古木鲜花,松竹桂李,文化长廊无不凸显着只争朝夕的文化气息;石雕、人文绿化带、励志诗词时时让人警醒,处处催人奋进。
高标准的建设为曾都一中的教育教学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校的严格管理、教学质量、教研成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该校先后被授予省 “文明单位”、省“花园式学校”、省“教改名校”荣誉称号。
校园文化
曾都一中办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重人格强素质;以学校发展为本,倡创新务实干”。
曾都一中办学目标:“校园文化精品化,教育管理人文化,办学模式特色化,学生发展个性化”
曾都一中奋斗目标:“争创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和省级示范高中”
曾都一中校训:“明理、善学、创新、报国”
曾都一中校园精神:“团结拼搏,艰苦创业,敢为人先,争创一流”
曾都一中校风:“团结、文明、勤勉、进取”
曾都一中教风:“博学、民主、善导、务实”
曾都一中学风:“自信、乐学、创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