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8日上午,昌平区西关市回族小学举行百年庆典暨昌平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市政府副市长程宏出席了仪式,并颁发了办学许可证。据媒体报道,“西关回族小学自1909年创办以来,经历了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追求。严谨的教学风格和扎实的学风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西关惠民小学以学校为依托,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农村和谐和民族团结。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把发展民族教育和传承民族教育作为自己的职责。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西关村是北京117个民族村之一。全村890多户,其中70%以上是回族。20世纪初,“西学东渐”在北京、天津等地兴起。西关村的回民中,有七位先贤第一次捐了1050两银子,并为回民建了一座新的小学堂,以清真寺为校址。后来,学校更名为西关国家小学。在北平师范大学农村教育实验区的帮助下,它增加了五年级和六年级两个班,成为一所完整的小学。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为了实施奴化教育,敌伪在西关市杨坊镇建立了两级小学,合并了西关市的小学。他们还要求西关市的小学每月向羊房小学摊派2300多斤玉米、煤和杂费。由于内部困难和外部压力,小学被迫关闭。1947年1月,西关村民向昌平县政府提交了关于建立“一光万孝”清真寺恢复国民教育的报告。昌平县长批准设立西关市“一广万孝”。1949年3月,学校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清真寺无法容纳他们。李明福,一位来自西关市的穆斯林老人,毅然捐赠了他家的16栋房子和3亩菜园,把学校变成了教室和操场。李明福还捐赠了一面做工精致的镜子,让学生们看起来更漂亮。60多年来,这面镜子仍然完好无损。1981年6月17日,市政府批准西关小学为“西关回族小学”,并将其列为昌平区国家重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