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大军首次突破300万,报名率再创新高;
2020年,他们为什么考研
光明日报记者陈鹏
本周末,341万人将进入考场,面临人生又一次大考验。这个数字意味着2020年考研人数将比去年增加51万人。
12月18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考研的权威数据,报考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中国教育在线即时发布《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什么考研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选择?考生报名有哪些新动向?考生结构有什么特点?数据的背后是每一个奋斗者的梦想。当走近考研人群时,记者试图描绘一幅考研的生动画面。
12月17日,在河北省邯郸市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在自习室学习。郝群英照片/亮图
1、341万!较2019年增长17.59%
考生说
考研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候选人:王泉
目标院校及专业: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考研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宿舍四个人考研,周围六七成学生报名了。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大家都愿意尝试。我四年本科学习不够扎实,期待能在更好的大学和喜欢的专业深造。在能力和履历上力求比别人强。
报告编号表示
哲学、文学和军事科学的招生人数下降,而其他学科的招生人数上升
辍学率仍然很高,一些地区和大学超过10%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考研人数为290万人,增长21.85%。继2019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居高不下后,2020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再次破纪录,达到341万人,比2019年增长17.59%。
2015年以来,研究生人数屡创新高。高校毕业生的同比增长是考研群体增加的重要推动力。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874万人,比上年增加40万人。事实上,近20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直在增加。
同时,近10年来,各个学科的招生人数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与10年前相比,哲学、文学、军事科学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在下降,而其他学科则有不同程度的上升。2008-2018年,工科在所有学科的招生人数中占比最高,2018年为34.29%。其次是管理,2018年占16.01%。
从变化趋势来看,工科、医学、艺术类招生比例变化不大。哲学、经济学、法律、历史、科学和军事科学按比例下降。教育学的比例从2008年的3.83%增加到2018年的7.65%,几乎翻了一番。农学和管理学的招生比例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考研人数持续增加的同时,考研被拒率也一直居高不下。
2019年,广东省考研人数约1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约12.4万人,弃考率约11%。2019年辽宁省考生109539人,实际参加考试97365人,缺考12174人,弃考率约11%。同年,深圳大学网报确认16019人,实际参加考试14083人,弃考近2000人,拒考率12%。
在考研热度居高不下的同时,很多地区和高校的考研拒考率超过10%。这种现象表明,一些考生只把考研作为选项之一,当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或没有做好准备时,就会选择放弃考研e
我考研主要是为了找个好工作,以后争取更大的主动权。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太大,本科毕业生工资低,晋升慢。有些岗位对研究生教育也有明确的要求。即使上面写着“本科以上”,很多学生的简历也很快被淘汰,只剩下研究生学历的求职者。我对本科毕业马上就业没有信心。报考厦门大学是为了实现我的名校情结。
报告编号表示
近60%的考生认为研究生教育对就业有很大帮助
考研高人气与中国经济转型期有关
考研热正在升温,很多因素促使考生报考。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个主要动机是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与以往的调查相比,这两项的比例有所增加,这表明许多考生对自我提升的需求更强。研究生学习是获得研究生学位的第三个动机。
同时,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考生对自我提升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成为考生读研的重要因素。
据报道,近60%的考生认为研究生教育对就业有很大帮助。百分之二十的考生比较谨慎,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就业有帮助,但作用不大。另外,有20%的考生认为这取决于专业。
与此同时,研究生报名的热度很高,考研人数急剧增加,这与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公布的数据,1999-2018年间,我国GDP增速大致在6%-14%之间,研究生增速大致在-6%-36%之间。其中,2007年中国GDP增速达到20年来的最高值,约为14.20%,但2008年考研人数增速几乎达到20年来的最低值,约为-6.4%。当前,经济平稳发展和结构转型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考生对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12月11日,在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图书馆的走廊和过道里,研究生们正在读书复习。曹正平照片/亮图
2、经济转型期,自我提升、提高就业竞争力诉求越来越强
考生说
追潮流是大多数年轻人的普遍心态
候选人:关
目标院校和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
近年来,互联网和新媒体发展迅速。实习期间,我深入接触了这个行业。在这里,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我的职业规划是做广告或者新媒体。我觉得追潮流是大多数年轻人的普遍心态。
报告编号表示
管理类、法律类等社会科学类专业比工科类专业热多了
社科成绩有所上升,但就业前景并不好
“双一流”推出后,高校发展进入新的竞争阶段。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招生规模和培养规模显著增加。
但在就业压力的刺激下,考生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使得社会科学专业的报考人数远多于工科专业。报告显示,在高校热门专业中,社科类专业往往占据较多席位,工科类专业较少。
2019年湖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中,工商管理专业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其次是金融、法律(非法学)、新闻传播等专业。在排名前十的专业中,理工科只有两个专业,即计算机技术和化学,其余八个专业都是文科
报告显示,高校专业申请存在明显的冷热不均现象。管理、法律等社会科学专业比工科专业热多了。随着报考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数量的增加,招生比例也随之增加,反映出报考专业的考生趋同性强,喜欢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
从近几年研究生注册的热门专业可以看出,考生更倾向于金融、法律、新闻传播、工商管理等社会科学专业。而工科专业的受欢迎程度远低于社科专业,注册比例差异明显。但是从本科和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社会科学专业无论是就业率还是薪资待遇都不如工科专业。显然,社会对理工科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的需求更大。这也提醒了高考考生,文科学习虽然难度大,相对容易拿高分,但是目前的就业前景并不理想。
3、追求“热门专业”,社科类热度增加但就业不及预期
考生说
擅长高性价比
候选人:刘钇彤
目标院校及专业:南京科技大学金融硕士
金融专业就业情况比较好,工资较高,考验个人实际操作能力。学术硕士倾向于学习学术理论,可能不适合我。我申请的是金融硕士,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看中了培养应用型人才。考试难度比硕士低,竞争压力小很多,性价比比较高。
报告编号表示
工程学位占比最高
考生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就业
自2009年以来,大多数专业硕士学位都是全日制培养的。近10年来,应用型专业硕士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比例持续上升。
2009年,专业硕士的比例仅为15.9%,然后在2017年,首次超过了学术型硕士的招生,到2018年,专业硕士的招生占比接近5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将达到60%左右”。专业硕士招生规模的增加符合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结构的布局,也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专业硕士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越来越完善,申请专业学位硕士的比例不断增加。
报告称,参照往年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工程专业学位在招生规模中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工商管理和临床医学。此外,教育、公共管理、法律和会计等热门专业学位也榜上有名。工程硕士学位设立以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调查显示,选择报考专业硕士的考生比例达到57%。考生倾向于选择专业硕士的主要原因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就业,第二个原因是考试难度低于硕士,竞争压力小。调查显示,近80%的考生愿意从硕士转到硕士,考生对硕士的接受度较高。
4、报考比例达57%,专业硕士受追捧
考生说
不是为了“注水”的研究生学位
候选人:王星
目标院校及专业:北京大学考古系文化艺术系
父母很关心我的考研计划。之前他们主张我可以考研究生,建议选择难度不大的学校。但是,我这么做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而不是为了给自己的研究生教育“注水”。即使我考研失败
但在研究生扩招的趋势下,实际毕业人数低于预期毕业人数,两者差距不断拉大。2003年,预计研究生13.1万人,实际毕业生11.1万人,有近15%未能按时毕业。到2018年,预计研究生77.3万人,实际毕业生60.4万人,有20%以上延迟毕业。
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正常毕业的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毕业延迟率不断上升,说明研究生的毕业标准越来越严格,博士生的延迟不容忽视。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提出对不适合继续深造的研究生,要尽早分流,加强分流力度。基于现状,研究生分流的有效实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今年以来,很多高校都有逾期未毕业的研究生退休。
但在“严进严出”的大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的含金量仍然存在争议。调查显示,近六成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贬值。考生认为,最大的原因是研究生招生规模过大,研究生人数大幅增加;其次,“注水文凭”层出不穷;第三,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质量要求不严格。
研究生教育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在考研的趋势下提高研究生的质量,已经成为招生单位必须面对的一个长期问题。
5、报录比达4:1,20年来最高
(本文所涉及考生均为化名)
链接
近年来,我国女研究生的比例明显上升。2009年,首次招收的研究生中,女性占50%以上;2016年,女博士生首次超过40%。据了解,2005年至2014年,美国女性注册研究生比例保持在58%以上,基本保持稳定。中国和美国的女研究生比例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女性考生比例上升
推荐免试是近年来研究生招生中的一种招生模式,已成为“双一流”高校的重要招生渠道之一。免考人数不断上升,但比例一般在教育部要求的50%以内。
“双一流”大学的生源比例远高于非“双一流”大学,“双一流”大学的生源竞争激烈。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超过90%的招生单位认为免试生的素质普遍高于统招生,超过半数的招生单位认为免试生的素质明显不同于统招生。
“双一流”高校推免竞争激烈
2020年,北京市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报考人数为42.5万人,比上年增长11%,约占全国考研人数的12.5%。其中,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7个北京招生单位共报考1万余人。
“大体量”招生院校
自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来,非全日制学生短缺是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这两年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完成非全日制专业的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出现了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意转非全日制等现象。根据今年一些高校公布的数据,学生问题仍然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考生认为兼职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