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AI赋能教育的中国探索

作者: 2020-12-19 浏览:

将人工智能设备引入课堂是“智慧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邀请机器人“老师”与学生互动,启发孩子勤于思考,在快乐的氛围中激发孩子探索的热情。(摄于2019年12月19日)

人物图片

第二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委员会联合举办。探索了智能时代人类需要的核心素质,研究了未来教育发展战略和教育方法。

面对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对全球教育的巨大影响,大规模在线教育加快了技术革命和教育改革的进程,一系列新技术显示出巨大潜力。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国一直在进行“人工智能”的教育创新,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正在成为催化剂,重塑课堂、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智能教学的个性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加深了对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认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智能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

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提出加快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养,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发展智能教育。2018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推动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去年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正式发布,提出加快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建设智能校园,统筹打造一体化智能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向人们展示了变革教育的巨大潜力。教育的使命是帮助每个人获得控制新技术和创造更美好生活的能力。我们要加快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更公平、更包容的教育,更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开放、更灵活的教育,为每个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

疫情下,在线教育服务提供平台也在发力,停课不停学。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好未来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白云峰表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正走向教育生态学的深层领域,推动教育理念向教学技术的创新和转变。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以在线教育为载体,线上线下的结合正在打开学习过程的“黑箱”,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智能教育的未来图景正在显现。

技术创新的兴起与传统课堂的重构

一些地区和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将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在北京、上海等地,智能助教和智能学习办公室可以准确响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差异设计了各种版本。

在广州、武汉、Xi、西安、青岛等地,在中小学逐步普及人工智能课,推动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在高校,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清华大学依靠智慧教育和教学工具,师生可以实时交流,为课堂教学互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预测了未来人工智能教师的功能角色,包括自动阅卷、血液等12个重要角色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超子表示,面对用智能技术推动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根本转变,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我国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师角色转变、课堂形式转变、评价体系转变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在疫情期间取得显著成效的线上线下体验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灵活学习和自主学习逐渐成为主流学习方式。同时,教师的智力教学角色将被人工智能部分取代,从而摆脱繁重的重复性工作,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和培养上。

加强国际合作,缩小数字鸿沟

一组数字可以更清晰地反映中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努力。目前,我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上网率达99.7%,98.7%的学校网络带宽均超过100万亿,95.2%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全国师生在线学习空间已突破1亿,海量开放在线课程学生人数达到313.1亿。教育信息化在构建更加开放灵活、人人平等、人人适用的优质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为了打造“技术为善”的智能教育体系,进一步平衡远程教育的覆盖面,缩小数字鸿沟,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公平、开放、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国际合作与交流不可或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吉亚尼尼指出,新冠肺炎肺炎的大规模流行加速了全球在新技术开发领域合作的需求。只有通过合作,技术才能惠及所有人,而不是进一步扩大不平等。

技术进步也加剧了数字鸿沟,使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莫奎引用的一组数据令人担忧: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际电信联盟最近发布的报告,在高收入国家,87%的儿童和年轻人可以上网;但是在低收入国家,这个数字只有6%。世界上有22亿25岁以下的儿童和年轻人在家无法上网,其中10亿生活在亚洲和非洲。

“这一流行病再次表明,人类的命运是共同的,所有国家的利益是密切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合作应对挑战是国际社会的唯一选择。”中国教育部副部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委员会主任田说。

如果我们想缩小数字鸿沟,实现包容性发展,所有国家必须携手并进。正如田所说:“我们必须立足共同利益,以团结代替分歧,理性消除偏见,相互尊重,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充分发挥教科文组织在智能教育领域的引领和协调作用,探讨合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共享优质资源,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共同推动落实2030年教育议程,建设智能时代的教育共同体。”

THE END

相关资讯

欧陆平台-网站|首页
国际古地理学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立
今日开笔!陕师大连续16年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
四川高校外籍师生走进“彩灯之乡”自贡制作传统宫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