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研究生留在学校,过一个有科研味道的假期
我把写好的祝福拍了一张照片发给宿舍组。室友居然回答:“写一篇《自然与科学》。”哈哈,这是我们崇拜的2大科研期刊,展示了每个人做梦的程度。
——————————
记得大年三十,最后一个实验终于结束了。我和实验的参与者聊天:“你怎么不回家?”“我不打算回家,只是在学校过年。”我说:“我也是。你室友呢?”他说:“过两天我就走了,就我一个人。好,干净。”
的确,从那天到现在,每天只有我一个人在实验室,从早到晚没人说话,太干净了。
其实很多同学留在学校过年不完全是因为疫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学期的学术任务没有完成,尤其是即将毕业的研究生。
作为一个沉浸在毕业论文中的博士生,我早就习惯了孤独。每天早上七点半,坐班车从郊区昌平校区出发,行驶一个小时到海淀校区。我简单地在食堂吃了点早餐,就赶往了实验室。每天,一周七天。直到年底,每天2.1的生活从来没有断过。
学校食堂陆续关门,只剩下二楼一个食堂开着,每顿饭还坐满了人。日子越近,新年的味道越浓。每次路过老师家区域的超市门口,总是看到老师们在买年货,心里突然想,这个时候老家的父母应该在买年货吧。而且我也不用担心。学校食堂和超市在春节期间将一直开放。学校还准备了一个新年礼包,里面有零食,古董小册子,两本书,还有大年三十和初一初二食堂的免费餐券。收到礼包后,我也可以参加抽奖。我前面的同学拿了“三等奖”——,一把电动牙刷,但我没那么幸运,只有“新年快乐”。
我还参加了在灯笼上解谜语的春联和写祝福的活动。对书法有点信心。虽然我很少练习,但如果我写的话,我总能读懂它。我把写好的祝福拍了一张照片发给宿舍组。室友居然回答:“写一篇《自然与科学》。”哈哈,这是我们崇拜的2大科研期刊,展示了每个人做梦的程度。用毛笔写英语不容易,不然真想一张张画出来贴在大门口。
除夕夜,两地校园里跑来跑去的人很少。以前一辆校车都坐满了,今天晚上还不到三分之一。第一次从实验室早早出发,早早坐了下午6点的大巴回昌平校区。文理学院的同学邀请我去她宿舍看春晚。还有两个医生住在他们宿舍。反正这一天我应该放松一下。当活泼的歌舞出现时,新年的味道瞬间溢出。就像在家一样,一边吃零食一边聊天刷手机。接近零点,烟花爆竹越来越热闹,一家人团抢红包送祝福,掀起小高潮。这时,同学W无奈了。他会给导师送祝福吗?说点好话?我和w反复讨论措辞,纠结了很久,终于鼓足勇气按下了发送键。其实祝“新年快乐,家庭幸福”,导师马上回复,今晚增添了不少快乐。
没多久我们就洗洗睡了,没有通宵聚会。在这个研究生楼里,大家的作息都很规律。哪个宿舍大声说笑会影响隔壁,可能会被投诉。所以,今晚还是和往常一样,虽然外面鞭炮齐鸣,但整栋楼还是那么安静。
我睡得格外安心,所以明天终于不用早起进实验室了。
中午12点才起床,自然醒来的感觉真好。我拿了一张免费的午餐券,和室友一起进了餐厅。我们决定点一个“贵菜”,——酱猪蹄,平时很讨厌的。果然好吃。
然而初二,我又进了实验室。焦虑和压力驱使我停止了悠闲的休息,优秀的研究者抓住了每一分钟。当然,既然是春节假期,我就早晚打鸡血,中午犒劳自己,看个电影。
我在看文献的时候,手机响了,爸妈发了他们在团里出去玩的照片,那是我老家附近一个熟悉的旅游景点。我们曾经一起去,但今年只有两个人。但是,看到照片里他们笑得那么开心,我就放心了。父母的照片那么详细,也让我远行千里。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班车上的人越来越多,一辆车几乎坐不下。我还是赶第一班早班车,坐末班车回去。可能有人会觉得我们在努力,但其实对于每一个苦苦挣扎的科研人员来说,戴星星和戴月都是日常状态,在实验室通宵达旦有时候也会发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努力做实验,处理数据,看文献,写论文。最开心的是在收到论文录用通知的那一刻,就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科研人员春节是一个科研气息浓厚的春节。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夏天和冬天,不管假期的大小,短暂的休息后,他们就会带着满满的任务开始工作。
(冯飞)
(编辑:郝、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