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大师剧”成为校园文化新风尚
上海交通大学《大师剧》《钱学森》剧照。个人资料图片
同济大学排练《国之英豪》,学生演员在研究剧本。个人资料图片
东华大学师生看剧《钱宝钧》。个人资料图片
【新理念,新阶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我觉得自己像一只落雁:在寒风萧瑟、树木凋零的严冬,我不得不离开家;现在春天回到了地球,我想飞回祖国,努力工作,奋斗。”3月14日,复旦大学原创《大师剧》《谢希德》连续两次上演,讲述了共产党员、物理学家、新中国大学第一位女校长谢喜德坚持自己的初衷,立志报国的故事。伴随着《致祖国》的歌声,复旦湘辉堂掌声经久不息。
在上海,“大师剧”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新潮流。高校精心挑选名校校长、学术大师、教育楷模等名家生平经历作为创作素材,推出“大师剧”。同济大学《国之英豪》,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上海外国语大学《寻找蒋椿芳》,东华大学《钱宝钧》,上海理工大学《刘湛恩》,上海海事大学《陈嘉震》,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清贫的牡丹——王振义》.蓬勃发展的“大师剧”使校园文化越来越具体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鼓励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的创作,做好青少年的学习教育工作,让红色基因和革命代代相传。
上海校区以“大师剧”为载体,推动理解、增进信任、尊重道德、践行历史等历史学习。剧外播下的种子,不仅生长在校园文化的土壤里,还延伸出围墙,进入社区,走遍全国。人们觉得看剧,传承文化,传播大学精神,培养公民道德,建立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演者观者皆受教 在学子心中播下种子
2012年,曾橘成为上海交通大学传媒学院本科生,加入了学校新成立的话剧《钱学森》。
身着蓝色旗袍的这位新生优雅而沉稳,成为钱学森夫人蒋英的第一个表演者。时光荏苒,曾橙和蒋英打了2017年。2019年硕士毕业时,曾橘说这部剧点亮了他的大学生活。“蒋英陪伴我度过了在交大的宝贵时光,给我带来了太多的经历和感悟,这些都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
《钱学森》是根据新中国“两弹一星”创始人、1934年交大校友钱学森的传奇经历创作改编的原创学生剧。自2012年9月演出以来,话剧《钱学森》逐渐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的知名文化品牌。
该剧的制片人是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学生事务中心主任王。他说学生剧团和专业剧组不一样。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演员表成员毕业,剧组更换也是常事。仅上海交通大学国旗护卫队成员就换了8届,200多人参加,近300名工作人员加入了灯光、音效、舞美、服务、管理等团队。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离开前会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交给下一任接班人。这种传承使得剧组在演员频繁更换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较高的表演水平。这种传承也让这个校园“大师剧”成为学生群体心中珍贵的园地。
2014年以来,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以文教结合工程为载体,在上海高校大力推进“向大师致敬——系列校园剧”支持计划。一系列“大师剧”引领te
所有演员和观众都是教的。师生不仅是“大师剧”的排练者、创造者和传播者,也是观众。高校师生在剪辑、编排、表演、观看的过程中,以自我教育的形式,实现了“长驻兰芝室,自香”的效果。
以专业提升美感 与校史教育形成精神共鸣
在很多“大师剧”的创作过程中,比如《清贫的牡丹——王振义》,老师、学生、演员成立了“流动剧团”。虽然是“临时团队”,但在创作上绝对不含糊。从剧本孵化到表演技巧,再到灯光和舞台设计,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指导高校在创作中用真实再现历史,用专业精神提升美感,增强感染力
传播,打造有筋骨、有思想、有温度的精品,找准文化和教育合力育人的最佳结合点。以上海理工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为原型的“大师剧”《刘湛恩》,剧情层层回推,还原了一位学识渊博、致力革新的教育家,一名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爱国烈士,一个有血有肉的丈夫、爱意浓浓的父亲。学生演员们都是零基础,要从最基本的形体、发声、表情控制、呼吸把握开始训练。排练中,需要花很多精力去揣摩和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也由此一点一滴走进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校史教育形成精神共鸣。依托“大师剧”《刘湛恩》,上海理工大学成立戏剧工作室,工作室以“戏剧+思政”的理念,定期开展大师工作坊、戏剧论坛,由专业戏剧老师指导学生分组学习表演。
在上海大学,以终身校长钱伟长的事迹为素材创作的话剧《钱伟长》已经举办了几次创作分享会,2021年将在舞台亮相。“排练、演出的过程也是教学过程,意义非凡。”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李坚看来,校园“大师剧”的创作一方面要考量长期运行和展演,因地制宜发挥“大师剧”立德树人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开发“大师剧”原创音乐和歌曲,提升传播效果。
“大师剧”既要注重艺术表现性,也要尊重历史史实,还要贴近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趣味。为增强对“大师剧”创作的专业支撑,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整合力量,采取“1+N”合作模式,“1”即由上海戏剧学院派出专业力量,参与相关高校的剧本创作和编排;“N”指各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培育校园戏剧新生力量,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和实践水平。
观演即受教。“大师剧”在校园文化的土壤中播下美与善的种子,成为贯穿教育全过程的育人素材。
走出校园 面向社会弘扬大学文化
“我所探寻的,不过是教育一词而已。”2019年年底,历时8个月酝酿,由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大师剧”《孟宪承》成功首演,“大师与师道——教育家寻访计划”也同期拉开序幕。
为了排演《孟宪承》,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专门成立学生话剧队,招募对话剧和表演有兴趣或特长的在校学生,并邀请学校五星级社团扬之水中文话剧社进行技术支持。从剧本创作、团队组建、演员招募到话剧排练等,均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学生视角展示首任校长孟宪承的风范和抱负。
孟宪承书院还联合闵行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初中、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永德实验小学,共同发起成立校园“大师剧”大中小一体化育人协作平台,探索大中小学在校园“大师剧”育人实践中的互动和联动。
闵行中学是上海市首批高中戏剧特色学校,副校长林唯认为:“‘大师剧’进中学校园,可以帮助中学生思考未来发展,推动中学阶段理想信念教育。”
讲好大师故事不仅是高校深化校史教育、弘扬大学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提升“四史”学习教育内涵与美育价值的重要载体。依托原创校园“大师剧”,上海高校纷纷走出去,开展公益演出,面向社会传播校园文化,宣传大学精神,培育公民道德。话剧《钱学森》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教育部等单位首批“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剧目,荣获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奖项,已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安、重庆、南京等地巡演15轮45场,观众累计超过6万余人次。
上海音乐学院发挥学科优势,拿出最强阵容,创排原创歌剧《贺绿汀》。名家名师领衔,带着150多名95后学生演员,进行历时大半年的全国巡演。从江苏盐城新四军军部旧址,到武汉“五大”会址,师生一路走、一路学、一路演,所到之处,掀起一股红色旋风。学校还在剧组建立临时党支部,探索以剧育人的党建和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学生们感慨,走出校园,走上舞台,与观众交流,是真正的课堂。
打破围墙,资源共享,从“高雅艺术进校园”,到校园生长出的“大师剧”,上海率先探索的文教结合工作已卓见成效。在这里,文化和教育正从结合走向融合,“大师剧”风靡的背后,是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和昂扬的校园精神。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