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部某县教学科研实践探索
舟曲一中的老师们正在开展教研活动。照片由钟毅舟曲提供
直面层层掐尖困境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有一所知名中学——舟曲一中,是甘南州舟曲县唯一的高中。从前,舟曲一中人才济济,很多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也成为舟曲县一道亮丽的名片,深山沟,自然环境艰苦。
如今,舟曲人都知道,舟曲一中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不如从前热了”。
随着高中教育竞争的日益激烈,县城的优势在逐渐减弱,而舟曲一中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后,舟曲被“撕裂”。舟曲的教育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根据灾后重建的总体安排,舟曲中学建在距舟曲县500公里的兰州新区,大量舟曲一中骨干教师被调往兰州新区舟曲中学任教。另外,每年舟曲中考前500名的学生都去兰州新区舟曲中学上高中。
“多年积累的高素质教师和相当比例的高素质学生外流是影响学校发展的主要挑战。”舟曲一中校长刘青青说。2010年特大泥石流发生后,舟曲一中流失骨干教师46人,占全校教师的1/5。“大部分现有的一线教师在灾难发生后进入学校。平均年龄只有34岁。一般教龄短。虽然工作兢兢业业,但经验和方法还是欠缺。”
指出了高中阶段的高素质学生。“直接导致高考的人数明显减少,高考成绩确实不如10年前。”刘清说。
学校环境变化明显,高中教育面临崩溃危机。这就是刘清面临的舟曲一中现状,他是去年8月加入津援舟曲教育队,来到1600公里外的舟曲县的。
在舟曲,刘清被分配到舟曲一中工作。不久,他被任命为舟曲一中校长,三位来自天津的教育家加入了他在舟曲一中的工作。
"我承受着接受这份工作的压力。"前任高中老师说。
授人以渔抓教研
面对教师和学生的现实,刘清经过一番调查研究,提出了“提穗工程”,通过加强教研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
“同类问题已经讲了五六遍了,学生不会遇到。这是谁的问题?这是老师的问题!”教研组长郭建辉就舟曲一中高二数学教研组近期开展的教研活动中同事的困惑发表了看法。
在郭建辉看来,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老师不关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只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这显然还不到位。”。
「教学及研究活动非常重要,是提高学校教育及教学质素和效率的关键。要通过机制建设,形成人人参与教学科研的良好氛围。”从去年开始,以教学和科研为起点提升教师能力成为新总统刘清的主要办学方向。
舟曲一中的教研活动有两个支撑点,刘清将其概括为“外引”和“内塑”。所谓外部引进,是指引进外部资源参与舟曲一中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改革;内部塑造是指学校通过创造来加强教师能力的塑造
“王老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数字技术,通过构造代数几何模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几何知识。”在教学和科研交流中,给郭建辉印象最深的是国外名师对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抽象几何图形活起来,学生更感兴趣”。
自从认识了王,郭建辉就一直“拖着他不放”。教研小组每次开展教研活动,都会邀请王进行远程指导。王还将把学校数学教研组的异构班成绩发给舟曲一中的老师。
除了短期引进名师王力可桂军外,借助外界的东风,舟曲一中的老师和兰州的骨干教师进行了更为密切的交流和学习。
从去年秋天开学开始,郭建辉身边就围了一个高手。每周他和师傅都要听对方讲课,讨论如何教好数学。此外,他经常和老师一起备课,讨论教学中的问题。
郭建辉的导师李,是一名有23年教学经验的高中数学教师。去年8月,她参加了甘肃省教育厅和兰州市教育局组织的舟曲教学工作,来到舟曲一中进行为期一年的教育帮扶。
“课堂教学全是老师,学生参与少,学习主动性低。来到舟曲一中后,李逐渐发现了学校多年教学形成的固有模式。她进一步与老师讨论,了解到课堂上缺乏互动。一方面,学生互动少,缺乏表达意愿,部分学生基础薄弱,互动困难。
一年的教学时间不长,真的能给孩子留下什么?这是李经常思考的问题。“培养孩子
们的自信心,让她们能认识自我,实现自主管理、自主学习。”李志琴决心从自己的课堂开始,让孩子们动起来。每次上课,她将全班同学分成学习小组,每个组布置任务,由各组同学共同完成,并选出代表向全班展示,在展示中若存在问题,其他小组同学可现场指正。对于各小组在完成任务中的表现,李志琴会及时做点评,并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
郭建辉会经常到李志琴的课堂听课,他发现师傅的课堂气氛明显活跃、课堂教学效果好,就改变了多年养成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堂。他欣喜地发现,一段时间的探索后,学生上课自主学习的意识强了很多。
“学生要思考,老师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课堂中学生会提问题了。” 郭建辉越来越感受到,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老师和学生都调动了起来,教学双方都在朝一个方向努力。
县中质量有了新希望
和李志琴一起来到舟曲一中开展支教的,还有9名来自兰州市部分中学的骨干教师,他们也仅仅是帮扶舟曲教育质量提升的其中一支力量。
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后,各方加大了对舟曲的帮扶。
甘肃省教育厅承担了帮扶舟曲教育的重任,由办公室牵头协调,多个处室协同深入参与,建立了统一的帮扶机制。甘肃省教科院成为其中一支重要的教研力量参与其中。可作为一个教研机构,一无优质的硬件优势,二无充裕的资金支撑,又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靠什么帮扶舟曲县教育发展?
在充分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甘肃省教科院立足自身实际和舟曲所需,确定了助力舟曲教育质量提升的一揽子活动,组织研制了“关于提升舟曲县中小学教师教研能力水平的工作方案”从校园长领导力建设、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学生综合素养培育3个方面着手努力。
绘就蓝图,关键在如何执行。秉承做中学的思想,以提升校长、教师能力为主线,甘肃省教科院将集中培训学习、现场指导性学习、分组研讨性学习、以及远程指导学习有机结合,丰富学习方式,将专家引领、实践对话、情景学习、跟岗实训、工作坊支持等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引入项目,通过外力引导促进舟曲教育人的内在改变。
在甘肃省教科院和舟曲教育部门的合力组织下,舟曲教研帮扶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仅去年一年,先后组织省内中小学教研员、名师和学科带头人赴舟曲多次开展省级教研小分队、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活动;相关高校和教学研究机构专家赴舟曲县开展校长队伍建设调研,并组织了全县校长培训;组织全省10名学科专家在舟曲一中举办高考备考培训活动;协调链接甘肃省榆中第一中学和舟曲一中开展高中英语联校教研活动……
外部力量实打实的帮扶,给刘庆祝正在实施的“育穗工程”以极大的支持。“没有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仅凭我们一所西部小县的中学,很难邀请到优质的教育专家资源,这对我们真是雪中送炭。”刘庆祝说。
甘肃省教科院院长、党委书记靳建设表示,教科院组织开展的系列培训活动,看似寻常,内涵却很深刻,是多“力”之合,指向课堂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这个根本。
“解决教育教学理念、方法的问题很重要,与此同时,激发师生的内生动力也十分关键。”刘庆祝说。在全力推进教学质量提升同时,近期,他启动了全体师生参与的德育年会,希望通过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激发师生奋斗的内生动力。
令郭建辉高兴的是,在各方帮扶下,自己的探索有了初步成果:在这学期每次月考中,他带的班数学成绩比之前有了明显提高;对于全校正在全面开展的教研实践,郭建辉也充满信心。“毕竟我们还年轻,只要不断学习和探索,就一定能有进步。”他说。
“要让大家看到希望。”刘庆祝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通讯员 漆治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