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让大学毕业生从“就业”走向“更高质量就业”
“我的求职目标是在国有企业或公司从事金融和税务工作。我只是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岗位的具体要求咨询了一下用人单位。”5月17日,在2021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京津冀专场招聘会上,中央财经大学硕士毕业生萧肃上午递交了十几份简历。
“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将继续扩大,新的就业形式将大量涌现,互联网就业模式将得到广泛应用,市场化的社会就业体系和机制将进一步完善。要提高质量和效率,就必须面对机遇和挑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就业促进周启动仪式上说。
面对新形势,各部门、各学校将如何全面落实政策,使高校毕业生既能“就业”,又能“获得更高质量的工作”?记者进行了采访。
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供需匹配度
“我们前期与16所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21年共招收1458名毕业生。”5月17日,教育部在中国农业大学召开重点地区校企对接会。人力资源部副部长许与装备制造业部分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了座谈。在对接会上,能源与电力、材料与化工、设备制造等18个重点领域和行业的120多家企业与近60所高校的代表就联合培养人才、就业实践与培训、毕业生招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许多大学和用人单位初步达成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协议,如人才招聘、大学生实习基地联合建设等。
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对接会议,为重点地区的学校和企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建立校企对接合作的长效机制。“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推动重点地区高校与用人单位通过网络手段开展对接活动,推动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教育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加入重点地区就业。”
值得注意的是,与本次就业促进周同时成立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参考委员会”),也为促进校企合作、校企对接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机遇。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水利生态环保产业委员会主任曲说:“水利生态产业是比较传统的产业,我们希望与相关企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我认为,委员会的成立,搭建了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和岗位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学生可以找到合适的单位,用人单位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人才,实现两者更好的匹配。”
“校企深度合作,开放供需,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陈锋说。
加强校地合作,让学生了解一线、基层岗位情况
“我本科的时候经常听到西部计划青年讲师团感人的故事。特别是大二那年,跟着学院去湖北恩施进行扶贫研究,让我意识到自己要接受更多的基层磨炼,所以毕业后选择了加入西部计划,去新疆当一名教师。”华中师范大学2019西部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王义桅介绍了他选择支教的由来。
学生要下定决心去基层,去西部,就要真正了解基层工作是什么样的。在此期间
陕西省建立了师范大学和民办大学就业联盟,开拓新疆、西藏市场,与新疆、西藏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建立就业战略联盟,组织毕业生赴新疆、西藏实习,深入探索重点行业、地区、重大项目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就业机会,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熟悉西部基层就业创业政策。近年来,每年有近4000名毕业生被派往新疆和西藏。
高校也在创造机会让学生了解基层的情况。中国农业大学在形势与政策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课堂教育课程中,开展了以职业价值观为主题的各种教育活动,强化了“三农”就业主题,丰富了基层和“农业及相关产业”就业教育案例。人文与发展学院按照“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农村振兴研究所和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学院与地方的合作,培养学生扎根基层的情怀。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玉妹介绍说,学校从政策宣传、平台建设、技能培训、代代相传四个方面全面引导和帮助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并组织了选调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验班。截至目前,已与30个省合作定向选拔和调整特殊人才。在过去五年里,1000多名毕业生参加了选调生项目,选调生的人数连续八年不断增加。
以就业促培养,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曲观察到,近年来,水利生态专业的学生选择了几家传统意义上的央企事业单位,如设计公司、设计院、工程局等,以及数字、智能化新业态企业、旅游、房地产等行业。在瞿看来,就业市场的反馈可以充分为学校招生、培养方案改革和课程体系调整提供依据。「我们会透过研究,统计未来的就业需求。今后学校在确定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时可以提供参考。各专业也可以及时灵活的调整课程设置,将前沿的制作技术和相对跨学科的知识融入到课程中。学生更适合新经济和新兴业态的发展。”
“就业是一种市场行为。能力强、素质高的毕业生更容易赢得求职。目前,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设置不科学、培养方案与市场脱节、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
待存在差距,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思想政治教育中心教授王占仁这样分析,“未来,高校要以市场为准,紧跟行业发展,实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以出口决定入口为专业设置杠杆,在体制机制、评价方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上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增强高校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开放性、实效性、创新性,不断培养出符合新行业、新兴领域要求的新型人才。”屈文谦也表示,就学生个体而言,要做好未来就业准备,在校期间不应只局限于学习本专业知识,更要充分利用资源提升能力。“水利、生态行业的岗位原来只要学好专业知识,从事设计、制造、施工建设都没有问题,但现在的企业在管理上会运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工具,就需要对计算机、人工智能、数据库、搜索引擎、软件等有知识储备,工作中还需要融入和了解社会,因此也需要涉猎管理、社会学社会调查等知识,具备团队合作、沟通等能力,所以要从知识结构、综合素养上全面提高。”
(本报记者 周世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