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败起点的孩子最后能到达哪里?
新华社北京六月一日电(记者题:跑赢起点的孩子,最终能抵达何处?)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郑、
在教学培训机构改造的风暴下,被誉为“宇宙家教中心”的北京海淀黄庄,从昔日的喧嚣变成了零散的萧条。
在王印中心大厦,曾经每层都挤满了各种教学和培训机构,现在许多房间都是空的。许多门上挂着液压剪刀锁和黄色或粉色的暂停线下培训的通知,只有少数艺术培训机构仍然开放。大楼一楼咖啡厅只有几个客人,和之前家长排队的情况大不相同。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19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6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已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处以3650万元罚款。
业内人士认为,在校外培训机构的严格监管背后,全社会都在反思先进和过度教育:打起点的孩子,最后能到哪里?
堪比“军备竞赛”的“鸡娃”教育
最近,一个名校毕业的家长录制的短视频在家长间流传。看《牛津阅读树》,听逻辑讲解,安排独立阅读,甚至吃饭的时候听古诗.3岁男孩的作息时间完全由妈妈安排。“如果我今天不变成恶魔,他明天就不能工作了……”母亲宣称“永远不要手软”。在评论区,很多“鸡宝宝”妈妈踊跃赞同。
“时间太短了。”北京一个三年级孩子的家长岳然(化名)说。每天从学校到晚上10点,孩子们的课表上充斥着无数的课外班、作业和钢琴练习。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的测试结果显示,中国四省市学生每周平均课堂学习时间为31.8小时;PISA2015数据显示,中国四省市学生每周课外学习时间超过20小时。
课外训练普遍存在超长、过度、超前的学习。
北京母亲肖伟(化名)突然发现她的孩子在三年级时“太落后了”。班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出走”:学习奥数,选修高年级课程,从小看英文原版书。
一些小学生的学习困难让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感到无能为力。
小余是广州一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从四年级开始上两节奥数课。她说:“题目太难了。父亲数学系毕业,有些问题连他自己都解决不了。”
许多家长将这种教育竞争比作“军备竞赛”。
“有一段说‘一个4岁孩子的英语词汇量是1500,在美国足够,在海淀不够。’本来觉得很夸张,但是前阵子和很多家长聊天,被一股冷汗惊到了。我觉得是真的。”北京海淀区的一位家长顾(音)有点担心。
甚至购物都会带来一波焦虑。“我看到两个幼儿园小朋友用英语自由交流,家长也用英语和他们交谈,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全家都是中国人。”顾女士说。在焦虑之下,她立刻给孩子上了三节课外课:报纸语言、数学、外语。
捷径还是弯路?
孩子多学早学真的好吗?起点赢了的孩子最后能到哪里?
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张宇利用9年的随访数据,研究了初一至高六数学课外辅导对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参加辅导班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成绩,但从长远来看,它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有负面影响。
张宇认为,有些内容过高或者应试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不利于孩子的思维培养。
“比如‘鸡兔同笼’。学校通常尝试解决问题,这是小学生学习和认识事物必须建立的路径,更符合c时代
一位长期关注“小升初”政策的业内人士表示:“有些孩子因为小学太急于争奥运而疲惫,心理透支,然后就不想学数学了。”
很多中学老师观察到,长期上辅导班的孩子,除了睡觉和写作业,往往什么都不做。我不会做家务,找不到同学玩,一切都要父母安排,老师安排。"
张宇发现,很多优秀高中的拔尖学生最终选择做循规蹈矩、喜欢规避风险的“螺丝钉”。目前,世界在不断变化,不确定性在迅速增加。当创新能力成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时,循规蹈矩的心态就可能成为劣势。
总的来说,教育内卷化的加速也会带来人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根据德国社会学家罗莎提出的“新异化”观点,这种竞争逻辑和加速逻辑让更多的人觉得自己站在了“滑坡”上,必须尽快奔跑才能原地踏步。最终,这将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加速机器不会创造更多价值,个人的梦想、目标、人生规划也必须用来喂养加速机器。
身为北京家长的傅先生担心高压环境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许多孩子眼里没有光。"
长期关注海外教育的叶放博士认为,在“小鸡宝宝”模式下长大的孩子忙于各种培训和比赛,无法获得足够的生活技能和成长空间,有些人会陷入焦虑甚至抑郁。
一个90后女生说,初中之前,父母
的“鸡娃”教育效果比较显著,但初中以后无论多努力,她再也做不了年级第一。“父母希望我考个好高中,我压力很大。”心理咨询师李松蔚曾在著名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他注意到,在日常咨询中,至少有80%的来访者都是“被成功学或父母的压力搞得很狼狈的人”。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予以干预。
“985废物”“躺平族”,成为一些年轻人“自嘲”的集体表达。这些群体中不乏教育赛道的胜出者。在李松蔚看来,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对单一价值观的反抗,“他们不是真的要‘躺平’,而是表达一种姿态。家长也要更多关注孩子的声音和权利。真正给孩子支持和空间时,他们反而会走得更快。”
教育要更多“培养人”而非“筛选人”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特聘副研究员王捷说,校外培训的产生与职业分层、文凭社会、选拔性考试、奖赏勤奋、文化传统、囚徒困境有关,仅靠教育政策难以改变。
张羽认为,教育焦虑背后,是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政策关注点应聚焦如何加大投入,培育更多优质学校。在优质资源增加、分布均衡、教育提质的前提下,“就近入学”才会顺利落地。
同时,也要从教师数量和素质上着手,全面提高教师待遇,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而非“筛选人”。
付先生在小区里组织了“light in the eyes(眼里的光)”的活动。从4月到10月,每天晚上他都会带着一群孩子“疯玩”,打篮球、踢足球、跳大绳、扔沙包、跳皮筋、蒙眼敲锣,每周五还会组织“大型亲子活动”。有些孩子玩得好,就停了课外班。也有孩子为了早点下来玩,会在学校先把作业做完,形成“良性循环”。
北京家长冯女士的孩子跃跃在一土学校读四年级,至今没上过任何奥数、英文课外班,没参加过杯赛或拿过什么奖项。“从标准化考试的维度看,他没有特别的竞争优势。”冯女士说,“但他就是我期待的样子——乐观、善良、真实、健康,喜欢用绘画表达自己,善于与人交往、与自己和解。”跃跃会唱着歌完成作业,也会花一个多小时制作一本漫画书。
“面对不可知的未来、越来越多元的社会价值评价,用昨天的方法教今天的学生,其实是剥夺了他们的明天。”冯女士说。
教育专家认为,人生好比马拉松长跑,而非百米冲刺。家长不要被“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说法误导,不要总想让孩子“抢跑”;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学习、生活能力,为孩子的人生“长跑”做好更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