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南大学学生“带法律出课堂”
胡馨月再次将法律带出课堂。
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不安全法”)刚刚实施。胡馨月和同学们把《不安全法》中关于校园欺凌的最新内容带到了南京江宁区的三所幼儿园。
在幼儿园,他们为老师们带来了预防校园欺凌的专题讲座,希望“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稳定发展,用法律保护孩子的成长”。
胡馨月是东南大学法学院青年语言倡导小组的大学生志愿者。自2017年宣传组成立以来,这支“学生自治”“高校自救”志愿者队伍一直关注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身心健康,通过开展各种专项普法活动,促进全民普法守法。
对于学生来说,实际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动手实践而不是课堂上发现。在普法过程中,志愿者团队发现,目前很多普法方式并不符合实际需要,其中针对未成年人的普法方式更为明显。
“志愿服务组织自主性弱”“责任制尚未落实”“普法讲师团作用不明显”“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慢慢地,很多问题暴露在大家面前。于是,宣传组成员开始尝试创新大学生社团参与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机制。
2018年夏天,团队与南京市江宁区美丽乡村普法服务中心合作,开始走进南京市江宁区各个社区进行普法实践调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听取了当地群众的实际困难,然后进行了深入的法制宣传。
2019年,在“百校宣讲法治”活动中,调查组赴河北省、山东省调研。他们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当地基层法律服务建言献策。
2020年疫情期间,线下活动无法开展,团队志愿者联系湖北省城马岗镇中心小学、孙家湾小学进行线上法制教育直播。
东南大学法学院学生秦佳音说,在暑期社会实践中,每次普法课结束后,他们都会问5-8个“随堂”问题。发现观众只能回答讲解过的知识点,但仍不了解背后的法律原理。“仅线下讲授法律显然是不够的,受众接受的法律知识也是零散、不系统的”。
2021年,团队在几年实践的基础上,开始思考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支撑。他们总结了“润滑剂”“暖心剂”“清新剂”的普及方法,探索多主体合作普及机制和“微信-微博-微视频”立体宣传网络。
针对当前社会普法机制联动不畅的问题,团队认为,大学生社团要发挥“润滑剂”作用,利用专业知识,在普法力度、维度、受众粘性三个方面寻求“政府-高校科研基地-大学生社团-社会组织-服务点”五个维度的协同。
他们依托东南大学法学院“江苏省青少年工作研究基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江宁区美丽乡村普法服务中心,组建了大学生普法讲师团,定期开展志愿者培训大会,传递奉献精神。
在未成年人法律教育方面,完善法律文化产品组合,追求多元化。通过比较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少年等未成年群体的特殊性,加强分层分类,增强未成年人的互动体验和参与性。
他们关注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为未成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热心法律教育
团队还将以普法文化产品创新为切入点,通过制作普法短视频、撰写普法小文章等方式,让哔哩哔哩、Tik Tok、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挥文化产品“清新剂”的作用。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杨宝光
(编辑: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