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面对“双减” 学校的“底气”该从哪里来

作者: 2021-08-27 浏览:

原标题:“双减”派的“底气”从何而来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大草乡,学生们在户外练习唱歌。新华社

在福建省福州市五山小学,学生们正在参加课后篆刻兴趣班。新华社

在上海市黄浦区中华路第三小学,老师正在为开学做准备。新华社

【新闻调查关注学生双减负5】

刘锡聪的手机上弹出一条信息。

“市里很多课外培训都取消了。我想送我的孩子回去学习。但这样,他会输得很惨吗?”

面对父母的质疑,刘锡聪回了四个字:“放心吧。”

刘西聪是一名农村学校教师。他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平口完全小学,这是湖南省最大的农村小学之一,有2000多名孩子在这里学习。

虽然这几年家长偶尔会向刘锡聪提出这个想法,但最近也有很多类似的咨询。随着“双减”意见的公布,学科课外培训班踩下了“刹车”。学校作为学习的主阵地,越来越成为家长和孩子的重要支撑。

面对各方关注,学校该如何应对“双减”带来的挑战?“不担心”的自信从何而来?

下午三点半之后 乡村校园也能很精彩

“双还原”的想法当天就被放到了刘锡聪的朋友圈的屏幕上。他松了一口气,“给学生减负,确实已经到了不得不减的地步”。

他的一个亲戚,夫妻二人,分别在城里做清洁工和出租车司机,每个月花3000多元给两个孩子做课外辅导,让他们苦不堪言。

这不是个案。作为特岗教师,刘西聪曾在湖南益阳、贵州威宁任教。他观察到,这些年来,很多在外打工的父母选择带着孩子出国,到城里上学。那里眼花缭乱的课外培训班,让这些文化程度低的家长承受着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其实成本高,不知道如何选择;不行,又怕跟人家的宝贝差距越来越大。

“这只是有效的。在许多情况下,辅导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刘锡聪说。

这句话表达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心声。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一直认为“孩子太委屈了”。

“学校老师上课有自己的教学节奏,而课外培训则完全不同。培训机构往往只迎合深造的需要,搞知识灌输、人海战术、超前学习,急功近利。当孩子需要同时面对两个节奏和两套标准,学习原有的规则和节奏时,怎么能不被打扰呢?教育生态如何不被侵犯?”她说。

在刘看来,教育的重心已经回到了学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对教育应有规律的回归,这也让学校和老师松了一口气。”。

谢家湾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已有数年。孩子们根据父母的时间选择他们的上学时间。刘说:“每个孩子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不一样,下午课后的时间段也完全根据自己的情况,老师有针对性地加强巩固。当然,更多的孩子会在校园的各种兴趣小组中充分享受童年。”

三点半以后的校园生活在农村也一样精彩。

“随着国家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农村学校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近年来,我越来越有信心告诉家长,没有课外辅导,学校一定能把孩子教好,甚至更有效。”刘锡聪说。

平口的完全小学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后服务。服务有两种,一种是课内辅导,一种是兴趣课程。其中,兴趣课程更受孩子们的欢迎。除了书法、足球等常见课程外,选修课中还出现了较为“小众”的葫芦丝课和古筝课。

随着课后服务的加强,刘锡聪将在周一、周三、周四面对不同的面孔,帮助学生数学和作文。“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但如果问压力会不会变大,我觉得真的不大。”他说:“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是最快乐、最放松的。”

想让孩子们减负,老师们得更下功夫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物理老师张翼翔(音译)几乎每天午饭都要小跑去食堂买。学生们还没拉完,就带着奇怪的问题来到了办公室。

但他乐在其中。

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感受到学生对物理的热爱,灵感与创意也在师生的交流中不断迸发。

  “双减”意见指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这意味着,在学校的时间,尤其是课堂上的黄金四十五分钟,至关重要。

  想让孩子们减负,老师们着实得下一番功夫。如何把握好校内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们轻松又完整地掌握各个知识点,这是张翼翔最常思考的事情。

  在一次实验课上,经过反复比对后,一位同学兴奋地说:“张老师,原来摩擦力跟速度真的没有关系啊!”这让张翼翔意识到,过去,教师在设计和提出问题的时候,往往处于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只有从孩子们的年龄和认知阶段出发去理解问题,通过大胆设想、求证、实践、分析、总结,才能让学生们把课本上的知识点留在心里。

  现在,在他的课堂上,学生看不到“满堂灌”的PPT,也听不到太过绝对的论断。一切,都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排兵布阵”。“我的课程注重探究的过程,通过现象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再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设计方案,将研究方法渗透在实践中。”张翼翔说,“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自主思考的过程,比别人告诉他知识点更管用。”

  这个过程,既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教师的反思过程。

  刘希娅也认为,减轻学生负担,意味着老师需要花更多时间去备课,不断提高课堂质量和作业质量。这要求老师长期保持对学生的观察,精心挑选每一道题、每一个案例、每一个文本,只有花时间去研磨,才能收获精准性和实效性。现在,谢家湾小学的老师们正抓紧时间,每天在办公室埋头备课、探讨交流,研究教案讲义,为新的学期作准备。

  “一堂课只讲一个知识点,但必须讲深讲透。”这是陕西西安高新第三小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黄红的“信条”。“比如这堂课,我就专门讲‘动作描写’。”近20年一线教学经历,加上身兼母亲与老师的双重身份,让她在学生成绩之外,更加看重陪伴与共同进步的重要性。

  据黄红介绍,减负之后,孩子的作业减少了很多,连作文也基本能在学校完成了,“这对课后作业质量要求其实非常高”。为此,她为孩子们制定了阅读计划,每周精心挑选并与学生共读一本书,一起写作、交流阅读感受。点点滴滴,全都被她记录在自己的公众号里。

  “我在帮助他们成长,他们也在帮助我成长。”在公众号的一篇文章中,黄红这样写道。

  减负不断深入,对学校提出更高要求

  “‘双减’之后,怎样进一步充实校园师资力量,是许多校长的关切。”这是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祁占勇得出的结论。2021年4月至6月,他作为陕师大“百校行”西部基础教育服务对接活动成员,对我国西部省区市的基础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

  刘希娅介绍,即使是在谢家湾小学这样的当地名校,师生比达到1:14,学校也会与校外一些足球俱乐部、乐队乐团等社会力量进行合作,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

  偏远地区更是如此。云南保山施甸县水长乡中心学校校长王国光介绍,他所在的教育集团,旗下既有680多人的小学,也有只有30多人的小学。后者按照标准的1:19师生比,老师人数只有个位数,往往需要整合邻近幼儿园的师资力量,才能勉强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不再单调。

  以王国光为代表的校长们,盼望通过政策引导和待遇提升,让更多“新鲜血液”流向乡村,也让那里的教师更有获得感与归属感。

  “在一些地方,教师的结构性缺编比较严重。要丰富校园生活,有赖于更多老师化身‘全能教师’。”祁占勇坦言,“此外,随着减负不断深入,对整个学校的教育方向、课程设置、教师配比、保障措施等方面,其实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教育回归成长本身,当曾经被课外培训冲击的教育步伐回归正常节奏,中小学校应该怎样更好地担起责任?校长和老师们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

  “继续向小班制迈进。”刘希娅认为,班级教学从“大而全”走向“小而精”,才能更好地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互动与交流,真正做到以每个学生为本,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增强孩子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王国光说,以往,这几乎是一个盲区。但在未来,面向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蓝海”,有必要让孩子们在义务教育阶段认识和了解职业技术,鼓励他们去开拓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减轻一线教师的非教学负担。”刘习聪表示,教师不应该被各种填表、评比等无关事务牵绊住,而应将更多精力用来充实改善自身技能与素质,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与水平。

  面对桩桩件件大事小情,需要校方不懈努力,老师们更多付出,也呼唤着更深层次的改革、更加全面的支撑。“‘双减’是一个好的开始。只有当整个配套措施都跟上,包括升学制度越来越科学、完善,我们才真正有把握让孩子们享受完整、幸福的童年。我相信,这也是国家政策指引、社会各界共同发力的方向。”祁占勇说。(记者 刘梦)

(责编:温璐、李依环)
THE END

相关资讯

欧陆平台-网站|首页
国际古地理学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立
今日开笔!陕师大连续16年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
四川高校外籍师生走进“彩灯之乡”自贡制作传统宫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