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书精神到米粉,浙江工业大学把课堂开到生产线
工人们把水箱里鼓胀的白米捞出来,倒入机械设备中打磨成米糊,然后装袋堆放在灌浆机中晾干,为后半夜的米线制作做准备.从8月份开始,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高桥街道下浦峥村的特色米线产业园,晚上就香了。浙江工业大学食品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杨凯及其团队成员对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加工条件的改善进行了跟踪。
“我对直接在生产线上学习的‘第一课’印象深刻。”今年9月即将入学的浙江工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新研究生张玲说,今年夏天跟随导师杨开存提前学习,了解到霞浦正村从事米粉行业生产加工已有百年历史,生产出来的米粉口感顺滑,米香浓郁。
2019年,高桥街道与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开展深度合作,依托米粉产业结对共建,采取高校与地方合作的方式,借用高校人才的科技资源,通过机械替代解决劳动力短缺、生产工艺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助推普正村米粉产业转型升级。
“项目组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在原村,家家户户都使用传统手工制作的米粉,费时费力,小作坊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杨凯告诉记者,经过学生们的设计,现在分散的小作坊集中成了9个,并建立了米粉集中加工点,开始了米粉的半机械化生产。
张玲说:“在生产一线学习,让我对食品专业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接下来,在研究生学习中,我想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希望能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截至目前,杨凯团队已实地接管普正村20余次,并帮助普正村开发了包括五彩米粉在内的6个新产品,建立了质量安全控制标准,正在加快对接和推进米粉自动化工厂建设。如今,霞浦正村米线产业已由手工生产升级为半机械化加工,年产量1100多万斤,年产值4000多万元。
“目前,我们和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还在计划继续创新米粉的制作工艺。”霞浦正村村委会主任林保平告诉记者,霞浦正村的米线生产将在3年内采用全自动化生产模式,预计年产值1亿元。同时,全自动化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操作过程中繁重的人工劳动。村里一些不能继续从事重体力劳动、收入较低的老人也可以参与米线生产或入股。
洪恒飞陈满震林嘉云本报记者江燕
(编辑: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