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大学生姐弟回江心洲种菜7年,“这道选择题做对了”

作者: 2021-12-15 浏览:

原标题:大学生弟妹回江心洲种菜7年。“这道选择题是对的”

这是一个平凡而又令人惊讶的故事。

总的来说,和很多返乡大学生的经历一样,余青青姐姐和弟弟郁永斌都是大学毕业,在城市工作了几年,回到了长大的江心洲。江心洲是长江中的一个岛屿,四面环水。像山里的许多村庄一样,岛上很少有年轻人。

但他们不一样,这是记者与他们深入聊天后注意到的。要从城里创业,生活在各方面条件都很普通的村子里,弟弟妹妹没有按照一般的“情节”发展,没有激烈的思想斗争,也没有和最终送他们进城的父母发生任何矛盾。

读书,上大学,在城市工作,在家乡种菜,用哥哥姐姐的话说,我虽然做选择题,但每一个选择都很自然,不纠结。

大学生回农村创业,不会受到特殊的尊重,也不会有新的看法,更不会让别人觉得这“一文不值”,乡村振兴会很有希望。

忙碌而精力充沛

初冬的一个下午,记者来到了兄妹一家管理的金铜蔬菜基地。等候在那里的余告诉记者,他的弟弟负责销售,通常下午不在。“我负责种菜,他负责卖菜”。

铜蔬菜基地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铁铜江心洲。以前叫铁通乡。今年上半年,枞阳县行政区划调整,铁通乡撤销,去了邻近的枞阳镇——,隔着一条长江夹江。

从镇上到江心洲,你需要乘渡船。

当我看到郁永斌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他开着卡车把蔬菜拉回到基地。

1988年出生的姐姐和1990年出生的弟弟站在一起。虽然两个人皮肤都有些黑,但是看起来很健康,不显老。

郁永斌的黑眼圈很重。被问及是否经常熬夜,他笑着回答:“我过着老年人的生活,很少熬夜,一般晚上8点以后才睡觉。”看到记者的惊喜,余解释说,在铜陵市,弟弟要凌晨两点起床送饭,除非早睡,否则起不来了。

“每天都是这样吗?”记者问。

“基本上2点就开始了,小货车跑得很慢。我从城里回来的时候已经快上午10点了。下午1点,我去基地取蔬菜,送到了临近城市安庆的一个大型菜市场。下午6点,我又回家了,晚上还要早睡。”郁永斌说。

余会在晚上10点前休息,早上四五点起床。“蔬菜应该早点采摘。当我早起的时候,我必须准备各种采摘蔬菜的工具和篮子。工人来了,可以直接摘菜,节省时间。”余青青笑着说,辛苦是肯定的,“但我很忙,精力充沛。”

半土壤专家

余现在很忙。除了基地,她还要出去学习。

今年十一假期后,她前往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参加了“乡村振兴妇女”培训班。9月,她去了安徽省马鞍山市县学习,这是长江三角洲著名的蔬菜种植县。

余说,去外地读书,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在小岗村,她遇到了一个大种植园主,问了她很多除草的技术要领。在和县,她学会了预防辣椒倒伏的好方法。“我参观了别人的温室,辣椒树下有串串,一排排都很漂亮。刚开始以为只是为了美观,后来才知道还可以防倒伏。”被辣椒倒伏困扰的余说。

于大学主修经济学。她笑着说,她脑子里关于经济学的知识现在被植物科学占据了。在略显凌乱的办公室里,秦风

除了蔬菜种植的专业书籍,余实际上读的大学课本最多。到目前为止,她把《宏观经济学》10101《微观经济学》等教材留在了大学,有时间会翻一番。“现在看和在学校看真的不一样。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结合我每天接触到的蔬菜供需结构的变化和蔬菜价格的波动,我发现里面有很多理论,你越看越有意思。”余对说道。

余深知大白菜、辣椒、茄子等常见蔬菜的特性。“一开始我什么都不知道。这几年,我爸带着这一带,自己看书,请专家来基地教书。”余对说道。

在蔬菜基地的头四年,余每年都要花钱从外地聘请一位蔬菜师傅,有时甚至要几个月。“基本上每年有2个专家,4年邀请8个专家。一个硕士有一个硕士专业。在学习的同时,我会从实践中探索。”余说,现在的黄金、铜、蔬菜基地是很多家庭中最好的。

与他的姐姐不同,郁永斌对种植蔬菜没有太多的研究。虽然农忙时他会帮忙去田里,但对他来说,卖更重要。

郁永斌是武汉的一名大学生,主修机械工程。“现在开车有点专业。”郁永斌笑着说道。站在旁边的姐姐补充道:“他翻地的时候还要开旋耕机,这点很在行。”

有态度的年轻人

毕业后,余在广东从事教育培训工作,在安徽合肥一家大型国企工作。2014年10月,当他们决定回老家种菜时,两人都在各自的城市站稳了脚跟,收入颇丰。

“我爸以前做过一些蔬菜生意。后来觉得回老家自己种菜划算,就回来种菜。”余说,2014年国庆前后,一家人一起商量,她和弟弟决定一起回来工作。

“我们俩都没有纠缠。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只要说正事就够了,大家都觉得农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好。”余说,父母也很开明,尊重他们的意见。

  余青青的父亲——57岁的余正样,15岁出门打工,在安庆、芜湖、南京等地拉过煤、卖过菜。对于家里好不容易培养的两个大学生回来种菜这件事,他觉得很正常。余正样说,孩子们学的专业虽然不是蔬菜种植,但经过大学的培养,眼界、思路都不一样,对蔬菜基地的发展很有帮助。

  现在金铜蔬菜基地一共流转了300多亩地,建设了230多个蔬菜大棚,还有40多亩桃园和一些露天的菜地。

  余青青和余永斌都已结婚,他们的另一半都有自己的事业。蔬菜基地主要由姐弟俩和他们的父母管理。在姐弟俩看来,如今,一家人在一起奋斗的生活很好,蔬菜基地也蒸蒸日上,当年决定回乡的这道选择题是做对了。

  蔬菜需水量大,基地刚开始时全部靠人工灌溉,难免浇灌不均匀,菜苗成活率没有保障。在姐弟俩的坚持下,蔬菜基地开始进行智能化、自动化改造。

  枞阳县供电公司城郊中心供电所用电管理员钱磊,见证了基地从人工到智能化的过程。“这个需要一次性做出比较大的投入,很多人舍不得,他们姐弟很有远见。”2019年,蔬菜基地投入30多万元对农场进行电气智能化改造,升级智慧电气化大棚,添置了电滴灌、自动温控系统等,普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种了7年的蔬菜,最难“伺候”、最难种好的菜是什么?姐弟俩的答案让我很惊讶。“就是最常见的大白菜,越普通越难种好。”余永斌说,就像厨师,西红柿炒蛋很常见,但真正做到好吃还是要点真功夫。

  采访结束时,我提议给姐弟俩拍张合影,他们把背景选在稍显单调的育秧大棚里,“每一棵菜都是从这里开始萌芽的。”余青青说。

  本报记者陈尚营

(责编:郝孟佳、温璐)
THE END

相关资讯

欧陆平台-网站|首页
国际古地理学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立
今日开笔!陕师大连续16年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
四川高校外籍师生走进“彩灯之乡”自贡制作传统宫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