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奉贤团组织:让青少年“沉浸式”参与民主协商
“学校路口的转弯车道与直行车道相交,车流量大时存在交通隐患。建议完善交通规则,增加安保力量。”
“午休期间,有的同学想小睡一会儿,有的同学则吵吵闹闹。学校能规定20-30分钟的午睡时间吗?”
“小区内的健身房和运动器材适合成年人,但不适合儿童。我觉得可以设置儿童健身房,让孩子多运动,保持健康。”
这些建议都是上海市奉贤区冯普街道的中小学生通过街道团委“明天会员”培训计划提出的。2020年以来,冯普街道整合资源、搭建平台,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青年制定阶段性培训计划,让“明天委员”通过参加专题课程、红领巾理事会等活动,让自己沉浸在民主协商的魅力中。
辉县中学八年级学生林新元从去年开始参加每月一次的“普云县言会”社情民意沙龙。在活动上,中学生和CPPCC成员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依次表达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然后一起讨论。一年多来,她和同学们参与了“完善非机动车交通分离制度管理”“优化公交站点和车次规划”等“提案”的编制工作。
林新元喜欢这些活动。“小时候觉得政治离我们很远,小学的时候挺普通的,没有什么活动适合我。进入初中后,我有机会以‘小会员’的身份参加活动。会议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严肃的‘领导讲话’形式,但大家都有机会发言,气氛也很轻松。”
林新元说,在一次活动中,有一位成员提到,街上两所中小学师资力量雄厚,大家都想进,但名额有限,于是她提出了“让教师流动”的建议:“比如,一个小组的教师可以从一所学校轮换到另一所学校,形成相对平衡的状态;而不是很多学生都想挤进同一所学校,挤不进去只能等分配。”林新元的建议当场得到了另一名委员的称赞。她还了解到一些地方已经实行了教师轮岗制度,这让她很有成就感。
今年,上海帕丁顿双语学校五年级学生朱还多次以“明天成员”的身份参加街道组织的活动,包括社情民意沙龙、“以儿童为本建设友好社区”专题咨询会、读书分享会等,提出了许多建议。“我平时喜欢打篮球。和成年人相比,孩子在打篮球时要注意穿戴防护装备,防止擦伤和擦伤,所以我就想出了在小区里设立儿童健身房的建议。”朱说:“参加了这些活动,感觉自己更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冯普街道团委书记褚陈一告诉记者,为动员青少年真正参与社区事务,成为“小主人”,街道利用人大、CPPCC的资源,邀请代表、委员走进校园、社区与青少年进行面对面交流。同时,还允许孩子“从一米的高度看世界”,主要是旁听和观察,体验CPPCC的组织形式和议事规则,培养发现问题、勤于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能力。去年以来,街道聚集了300多名年轻的“明日成员”。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发现青少年确实有自己的智慧、力量和无限可能。”楚陈一说:“我们活动的主题是民生。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经常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专业角度进行谈话,而孩子则会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进行表达,比如想多参加体育活动和课外活动,跳街舞
街上300多名“明天成员”也包括街道基层青年干部。褚陈一说,作为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年轻骨干和年轻一代,要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收集和准确反映基层诉求。目前,冯普街道正在推行“1 2 X”导师签约机制、谈心机制、月读机制和研学机制。每个区CPPCC委员配对2名街道级后备干部和几名青年知识分子签名指导,教学效果以“一员一题”体现。今年已经整理出18个专题组。
冯普街道社区自治办公室副主任沈伟重点讲了“激励青少年儿童参与基层社区治理自治”。在过去的工作中,她发现辖区8万多居民中,共产党员和儿童占近50%,但社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老年人。今年以来,沈伟和同事们通过组织蒲公英公益计划、小规划师、公共空间微改造等项目,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参与社区治理。“例如,在我们的街道上有很多养宠物的居民。一位名叫吴起的可爱宠物博主成功申请了文明养宠公益项目,带动了不少年轻人线上线下参与活动;在社区规划项目中,我注意到几位少先队员对高空抛物的杂物摆放、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沈伟觉得,“明日委员”培训计划给了她和同事更多创新工作方法的机会,有助于缓解居委会“一针之上,千线之下”的局面。“居委会遇到棘手的问题,如何得到职能部门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为了让居民进一步参与社区治理,今年我们设立了季度‘基层咨询日’,对解决居民问题有很大帮助。”
“明天会员”培训项目是一个安静的项目。”褚陈一说,“我们想通过组织这些活动,让年轻人认识到自己有作为公民参与政治、讨论国家大事的权利,从而形成长期的‘蝴蝶效应’,所以我们也希望向社会宣传,让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魏
(编辑: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