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将社会实践融入时代春风
浙江海洋大学“山海之恋,海山之梦,与爱西行”教学团队为孩子们开设了海洋科学博物馆。照片由实习团队提供
青海孩子桑周卓玛为浙江海洋大学“山海之恋,海山之梦,带着爱西行”教学团队的老师刘超杰画了一幅漫画。照片由实习团队提供
“暑假里,同学们通过社会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今天,我把他们的故事带到这里。”12月9日,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团队教师陈敏向数十所高校教师展示团队活动短片。不久前,这段视频在2021南京和平论坛上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9月9日,由《中国青年报》主办的“寻找中国大学生暑期实践百强团队”第七届线下交流会在广东医科大学举行。
戳中青年的“燃点”,用行动深读思政“教科书”
适逢建党一百周年,青年奋斗正好在那个时候。大学生接过革命的火种,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历史,体悟红色文化,传递青年时代的党建精神,以青春的姿态回应时代的呼唤。
今年,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是广东医科大学暑期实践的“重中之重”。他们的116个实践团队都设置了专门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内容,学生们从中深刻感受到百年党史的魅力。
依托“灯塔筑梦”实践团党史宣传的契机,广东医科大学策划了“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红色“偶像化”路线,打造“广东医学青年理论”灯塔云团班。
“只有把抽象的理论从书本里拉出来,让年轻人讲党史,才能戳中中青年人的‘燃点’,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头脑。”学校团委书记陈婷说。五年来,学校694支队伍12568名师生赴17个省276个乡镇提供基层服务,累计服务时数超过150万小时。
上海交通大学“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实践组因疫情原因未到场,但暑假的一堂思政课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女高中是孩子的家,也是孩子梦想腾飞的基地。帮助孩子腾飞的是党和人民。”在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插着这句话的红旗迎风飘扬。今年暑假,来自实践组的20多位教育博士和研究生来到这里,感受榜样的力量。
实践小组成员刘是大山的一名女大学生。她目前在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攻读研究生学位。求学的艰辛使她敬佩七一奖章获得者、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贵梅。
“小时候语文课本上说‘山那边有天安门广场’。当时我怀着极大的兴趣爬上了家乡最高的山,才发现山的另一边还有一座山。高中毕业后,当我真正走出大山时,才发现原来山的另一边真的有天安门广场。”当她向讲述自己的学习经历时,刘不自觉地哭了起来。
这时,张贵梅站起来抱住她,用沾满石膏的手擦去眼泪。“张老师用亲身经历给我们上了一堂党性修养和师德师风教育的深刻课。模特温暖的怀抱,以及当时鼻尖挥之不去的淡淡石膏味,将是我坚定初心、不懈奋斗的动力。”刘说。
千里帮扶,大学生们别致的“山海情”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我们奔向新生活、奋力新奋斗的起点。眼睛明亮,心里有血,脚下有路的大学生选择去
“想帮助乡村振兴?想体验创意营销?想看看谁是慈善农民?对比赛不满意!”本次营销大赛旨在各大高校师生汇聚“营销专家”,而“赛与赛”的方式就是通过创意营销,为宕昌县等地的优质农产品打开广阔的市场。玩家需要“购买”特色农产品,运用所学的营销技巧“施展才华”,在规定时间内真正卖出产品。大赛的营销收入将全部返还给宕昌等地的企业和农民,“真金白银”助力乡村振兴。
“支农公益营销大赛由电商、文化旅游、美食三大赛道组成,辐射全国26所高校300多名学生,直销金额超过13万元。”天津大学管理经济系教师王说:“在帮农浪潮中,大学生无所不能,有所为。”
“去祖国需要的地方,是我们教学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夙愿和情结。如果我们做一些小事,我们就能给孩子们带来改变。
点积极的影响,那就足够了。”浙江海洋大学国际处留学生主管刘超杰和他的学生们,在千里之外的大山小城,撒下了一颗梦的种子。囊谦县位于青海省最南端,在这个大山深处的内陆小城,看海成为当地孩子们的奢望。2021年7月,浙江海洋大学“山海情,海山梦,携爱向西行”支教队悄悄为囊谦县第二完全小学的孩子们带了很多特别的礼物。
路氏双髻鲨、蠵龟、虎斑宝贝……支教队10位队员把打包好的百余件海洋生物标本带到了青海。这些在课本上都没见过的海洋生物,让当地孩子们挪不开眼。“这个贝壳是真的吗?”“它们都是生活在大海里吗?”好奇的声音缠得支教队的小老师们来不及作答。
让孩子们感到新奇的,还有一位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方舟。他是囊谦县第二完全小学历史上第一个外教。气氛活跃又新奇的英语课堂结束,有的孩子围着方舟问东问西,有的孩子拿着课本让他签名,也有的孩子突然喊他“C罗”……
有汗水,有笑脸,有回忆。如今,3000多公里之外的囊谦县,与浙江海洋大学的同学们有了更深的情缘。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教育的热情和激情,去往更广阔的教育天地开枝散叶。
从娃娃抓起,守护“绿水青山”
“可可西里”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罗先桦的人生里,是2020年的一次宣讲会。当时,听完爱在可可西里暑期实践团队的故事和经历,罗先桦的内心“倏地亮了起来”。会后,他拿到团队赠送的一件印有藏羚羊的T恤,看着这只“高原精灵”,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加入这个团队。”
2021年,他如愿成为团队一员。这里海拔4600米,他第一次脚踏这片土地时,感觉有些“失望”。“和梦中的可可西里相差甚远,”他说,现实中的可可西里美得更惊人但也更触目惊心,“植被稀少、生态脆弱、捡不完的垃圾,甚至还有肆意高歌的盗猎者。”
在可可西里,罗先桦和队友们一起尝试用科技打造高原“新风景”:设计改装微型油泵,克服高原低压环境;制作微信小程序,实现保护站展厅的网络化升级;众筹无人机,实现保护站周边4公里无人巡护;将AR技术融入文创品,把环保理念带到日常生活中……
今年,他们受邀参与央视科教频道《科学动物园》栏目和青海省电视台《我们的影像志——青海故事会》栏目的录制,FIRST青年电影展也向团队抛出了联动的橄榄枝。面对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罗先桦和队友们希望能有更多方式践行他们对可可西里的热爱和承诺。
爱在可可西里暑期实践团队只是无数支聚焦生态保护团队的缩影。在绿色发展日趋主流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实践团队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书写生态保护的新篇章。
作为西部一所林业高等院校,西南林业大学干了件“从娃娃抓起”的事儿。该校“大手牵小手”生态文明科普夏令营来到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龙街中心小学,带着小朋友们一起玩“考古化石”“植物盲盒”“自然笔记”……这些有趣的游戏,加上环保知识讲解,严肃的科普变得欢乐无比。
西南林业大学团委书记杨欣表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要从小普及,以“理论讲解+游戏互动”的方式更能吸引小朋友,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红色足迹有他们的身影、乡村振兴有他们的贡献,生态保护有他们的参与……青年大学生们正以“强国有我”的担当,在许许多多祖国需要的地方,写下青春华章!(见习记者 陈茜 陈垠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