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课堂”讲好党史“大故事”
长征期间,红军在贵州度过的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精神财富。从郁郁葱葱的红军山到重叠的娄山关,从波涛汹涌的乌江到奔流不息的赤水河,讲述了遵义会议挽救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也蕴含着生动丰富的教育价值。
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贵州党史教材,既有优势,也有挑战。如果不能充分挖掘、结合、深化这一深厚的红色资源,将是思政课教师最大的遗憾。所以,在每一堂党史课上,我们都会在备课和教学的各个方面精益求精,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思、有所学、有所学。
让思想政治教师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排头兵。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强化政治阵地、提高理论素养的重要载体。学院成立了“马援党史学习教育小组”,同时定期开展党史专题学习教育,如党委书记、支部书记带头上党课、党政领导干部党史专题理论讲座、优秀党员和青年教师党史研究报告等。在理论呈现上,注重以感人至深的故事、直观的党史文物老照片、朴实亲切的群众语言,阐释党百年来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在深入学习党史中汲取理论滋养,坚定“四个自信”。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小课堂”讲党史“大故事”。我院思政课教师将党史资源精准融入思政课课堂,通过沉浸式虚拟仿真体验、情感教学、情境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教学,让党史资料在课堂上“讲”,党史文物在课堂上“讲”。比如在“大纲”课的“红军长征”题目中,我们用立体地图还原红军长征路线、贵州红军长征历史图片和文物模拟故事等。给学生带来更身临其境的教学体验。
在追寻红色足迹中汲取党史的“营养”。是实践教育教学的最好试金石。2021年以来,学院积极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组织师生参观中共贵州省委工作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牛山红军功勋纪念碑、四渡赤水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重温革命先辈曾经走过的崎岖道路、蜿蜒山川、奔流河流。通过探寻革命先辈留下的坚实足迹,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豪情,锤炼了党性,增强了缅怀革命先烈、延续红色精神的使命感。
从历史中学习,锐意进取。党史是经典教科书,是最好的“养分”。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实现初心、守住初心、践行初心”,更要“理解、增加信任、崇德、践行”,让党史融入思政课课堂、走进学生头脑,持续引导青年大学生从党史学习教育中学习奋进的精神力量。
(本报记者陈冠和采访)
(编辑:郝、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