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00后”女大学生走进防空洞实验室:疫情结束我才撤。
图为宋晓甜站在避难所实验室外。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从第一天的1400多份,到后来的5600多份,我们收容所的检查速度在逐步提高。”对于越来越快的检测速度,作为一名“00后”大学生志愿者,宋晓晓是疲惫而执着的。
1月8日,安阳市在主动检测人群中筛查发现2例新冠肺炎本地人核酸阳性,均为Omicron突变株经全基因组测序和流行病学调查后所致。截至目前,安阳市滑县有2例确诊病例,该县自1月12日起暂时实行封闭管理。
1月10日,当得知家乡花县正在招聘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志愿者时,已经休假回国的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德信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二学生宋晓甜毫不犹豫地拨通了招聘志愿者的官方电话。“我是医学专业的,想报名参加实验室检测!”
1月10日晚上11点,宋晓甜经过培训后,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走进防空洞实验室,开始了核酸检测工作。
“就像战场上的士兵一样,当枪走火时,他们什么都不怕。”2002年出生的宋晓甜描述了他进入避难所实验室后的第一感觉。
带着心中独特的“情感”,她在方舱实验室里小心翼翼地做着每一个检测步骤。很快,她就能熟练地使用移液枪将样本从试剂管转移到试剂盒中,然后将取样的试剂盒放入核酸提取器中,接着进行基因扩增和结果测定。
“从第一天的1400多份(10人一份)到后来的5600多份,我们收容所的检查速度在逐步提高。”为了越来越快的检测速度,宋晓甜始终坚守岗位。
因为核酸检测每天都会近距离“处理”病毒,宋晓甜和在避难所实验室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们都无法回家,所以他们只能集中在酒店休息。
往返于避难所实验室和酒店,宋晓甜和他的队友也是由志愿者自愿驾驶私家车。有一天,她坐在一位志愿者的私家车里。她无意中听到志愿者和儿子的通话:“爸爸,你什么时候能回家?”
志愿者回答:“等疫情过去了,大家都不戴口罩了,我就回家。”
“那一刻,后座的鼻子酸酸的,眼睛也湿润了。每个人都在尽力保护自己的家园。”宋晓甜告诉记者,“我也是志愿者,我也有同感。”
在收容所的实验室里,每天工作12个小时后,宋晓甜的头发会变湿,脸上会有各种凹痕,但她并不觉得累,而是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她说,除非迫不得已,否则她绝不会走出避难所实验室。“因为她每次出门,都意味着要抛弃防护服。我认为这真的是一种浪费,我不得不推迟几个样本的测试。”
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是宋晓甜两年前许下的愿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一个又一个白衣天使挺身而出,感动了还在读高中的宋晓甜。她说:“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有了学医的想法。”
所以,当年高考自告奋勇时,宋晓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我愿意追寻前辈的足迹,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疫情不退我就不退!加油,我的家乡!”今天,如愿成为医学院学生的宋晓甜在微信朋友圈写道。
目前,安阳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当地有9万多名志愿者在抗疫一线,分岗位工作,成为今冬一道亮丽的风景。宋晓甜只是其中之一。她用青春装点了这美丽的风景。(王玲玲、王德胜、杨大勇)
(编辑: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