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这是假期教育的最好“打开方式”

作者: 2022-03-01 浏览:

原标题:第16版:教育聚焦

1月18日,上海市徐汇区凌云街道凌云新村社区,寒假里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新华社

寒假期间,在湖南长沙周南望城学校的“屋顶农场”,学生们在展示他们的蔬菜。新华社

浙江省慈溪市"复兴少年宫"寒假公益托管教室。新华社

放手,反而更有效率!“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结束,我们想问,这样的假期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假期不是休息,更不是“提前学习”的“学期翻版”。寒暑假和三个月以上的短假期占整个学年的四分之一。如何充分体现假期的教育意义,搭建孩子全面成长的桥梁?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北师大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

1.假期要学习,但要换一种方式学习

记者:这个寒假,本报采写的“今年寒假孩子们这样过”栏目收到了良好反响,也让我们看到了假期教育原来有这么多“打开方式”。由此我们想到,“双减”后的假期是否开启了假期育人新模式?与之前假期大多数学生和家长选择报班、补课相较,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

长期以来,在 张志勇:,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校外教育,重点仍然是入学考试教育。不仅如此,校外教育先于学校教育,提前学习、超标学习的后果极其严重:一是扰乱学校教育。如果坚持按照课程标准实施“零起点教学”,有人会说学校教育没有因材施教;但是如果按照学生校外教育的起点来进行教学,没有参加过校外学习的孩子就跟不上了。因此,所有儿童都被迫在校外接受培训。第二,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孩子在校外学习过之后,对学习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就会丧失。第三,重复教育直接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在假期提供学科培训,不代表孩子在假期不学习,也不代表不允许孩子在假期进行学科学习。说到底,假期是让学生换一种方式学习,禁止把侧重于传授学科知识和作业的学校学科学习方式照搬到假期学习中,因为假期不具备学校学科教育的场景、师资和资源。

假期教育最大的优势就是社会实践教育,或者说,以社会实践资源为支撑,跨学科学习,项目学习等等。教育打开了学生的认知时空和行动领域,为学生的成长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博物馆里,孩子们可以“以史为鉴,陶冶情操”;在纪念馆里,孩子们可以“继续学圣,传书各方”;在天文馆,孩子们可以“凝望星空,畅想未来”;在规划馆,孩子们可以“放眼世界,看世界”。

2.学期与假期的关系是“学”与“悟”

记者:“双减”政策也在深刻地调整着家校关系,“双减”意见中提出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家庭教育该如何科学开展,以促进更紧密的家校合作、共同为孩子成长助力?

张志勇:的生活是孩子智慧的源泉,家庭教育在生活中进行。儿童通过生活感知外部世界、建构意义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生活经验、自己领悟真理的过程。这个“意识”和“实现”的过程,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真实过程。

家庭生活教育要为孩子的学科学习提供体验支持。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回到家,只要不看课本,不做作业,就是在玩,不是在学习。事实上,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生命教育为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奠定学科观念和学科知识的经验基础。儿童在学校教育中接受大量的学科概念和知识,他们的理解、整合和内化往往需要生活经验作为基础。

记者:我们也看到,假期里,一些家长依然有焦虑情绪,一些学科类补课现象依然暗中存在,缓解家长教育焦虑的关键点是什么?

张志勇: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这是“双减”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应该说,“双减”改革已经实施半年多了,而且是广泛的

大家长的教育焦虑情绪有所缓解。当然,“双减”后有不少家长又产生了一些新的焦虑,焦虑作业变少,焦虑测验考试变少,焦虑自己的孩子不上补习班后别人的孩子花高价上“一对一”私教怎么办,焦虑孩子在学习上“吃不饱”,等等。

   “双减”后家校间要在教育理念上凝聚共识。升学考试重要,但孩子的健康成长更重要,我们不能让孩子倒在升学考试的路上。坚决守住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三条底线,如果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出了问题,学生的一切学习成果都等于零。

   “双减”后家校间要强化学生学习状况的沟通。怎样给这些焦虑的家长重塑信心?学校老师要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长、学习方式,找到他们各自的学习短板,并和家长进行会商,一起解决问题。真正的问题找到了,家长也就不用“乱投医”了。

   “双减”后家校间要强化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诊断沟通。现在,学校不搞考试排名,考试成绩不公开,家长心里就没底了。从法律角度来讲,分数是学生个人私事,不涉及公众利益,保护孩子的分数,就是保护孩子的隐私权,保护孩子的人格权。分数思维越强的家长,越会看到的都是自己孩子的不足,是自己孩子与别的孩子的差距,表现出对自己孩子未来教育前景的不自信。“双减”后不再排名,每次重要考试之后,学科老师要重视和加强与家长、学生的对话,通过对话沟通,让家长对孩子学习状况有清楚的了解,让每次考试评价成为孩子成长和进步的阶梯。在这里,发现孩子的问题、看到孩子成长的希望,比看重分数排名更重要。

   “双减”后家校间要在如何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上加强沟通。“双减”后学校广泛开展“5+2”课后服务,从周一到周五学校一般要提供两个小时左右的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包括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学业困难学生的学科补习、学习优秀孩子的学科拓展学习、兴趣特长教育。家长要与学校积极沟通,充分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尽量在课后服务时空满足孩子个性化、差别化学习的需要。

  3.走进生活的假期教育让学生期待和着迷

   记者:寒暑假、节假日、小长假,几乎占据学生一学年的四分之一时长,未来该如何把这四分之一纳入整体的教育考虑?以前假期和学期“两不相扰”的状况如何改变?

   张志勇:假期并不是学校教育的“空窗期”。寒暑假、节假日、小长假等不补课,把假期还给孩子,把时间还给孩子,并不意味着假期没有学校教育,更不意味着学校教育与假期教育是脱节的。教育部门、广大中小学历来重视假期教育,尤其是寒暑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会出台做好学生假期学习、生活安排的通知,中小学则会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以及本校实际对学生的假期生活和学习生活、实践活动做出具体安排,各学科教师则会对学生的假期作业、学科预习等教育活动做出具体计划。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则特别强烈。”天地大课堂,万物好老师。假期教育是学生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大好时光。

   要让学生增长知识和见识,坚持知行合一,学校的学科教育必然会延伸到校外假期的社会实践教育。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学校都有类似安排,比如济南市章丘第四中学,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难点内容,开发了46个高中地理实践性学习项目,这些实践性学习项目,大都是在假期中进行的。他们去古月山进行综合考察,去白云湖进行湿地水质调查,对“限塑令”在生活中的实施情况进行访谈,去农场体验生活,他们观察月相、昼夜长短和日影的变化,他们测量楼间距和太阳高度角……

   走进生活的教育,让学生期待,让学生着迷。

   (本报记者 姚晓丹)

(责编:郝孟佳、薄晨棣)
THE END

相关资讯

欧陆平台-网站|首页
国际古地理学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立
今日开笔!陕师大连续16年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
四川高校外籍师生走进“彩灯之乡”自贡制作传统宫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