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未来十年,中小学体育课会这样。
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正式实施。作为未来十年我国基础体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发布备受关注。新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旧课程标准相比,有哪些变化?突出了哪些特点?有什么新要求?
课时不变——体育仍是第三主科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显示,自今年9月起,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各年级都要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占总课时的10%-11%,仅次于语文(20%-22%)和数学(13%-15%)。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究修订组组长刘基说,这些观点并不准确。“与2001年和2011年的课标相比,新课标中体育与健康的比重是10%-11%,但课时数并没有增加。20年来,小学一直是每周1。
南京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王认为,十年前体育已经是第三大学科。新课标之所以被误读,源于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挤压,使得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非主流地位。“我国加强学校体育的政策体系已经比较完备,但如何把措施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是关键。所以‘体育公开课’还是要反复提的。”
2022年2月24日,重庆市庶人博文小学雪上体育课,孩子们在练习旱地滑雪。新华社记者唐宇摄
新课标共148页,分为七章。其中,“课程内容”有90多页。“专项运动技能”板块除基本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健康教育外,还包括六大类运动,分别是:球类、田径、体操、水上或冰雪、中华传统体育和新兴体育。每种类型的运动都包括一些运动。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和设计其他体育项目的课程内容。
“除了传统体育项目,新课标还包括攀岩、滑板、跳绳等。既能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又能引导他们从兴趣出发,尝试参与新的体育运动。我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苏和顾爱玲出现。”王对说道。
2021年11月4日,崇左市大新县民族高级中学,一名学生用篮子捡起绣球,通过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新华社记者刘凌毅摄
核心素养——体育课教“干货”重“实战”
与旧版本相比,新课程标准将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
这样,新课标定义了“核心素养”3354。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本质特征和关键能力,包括体育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道德。
刘基表示,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都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在教学内容上,将摒弃过去单一技术、单一知识点的碎片化教学,倡导体育知识技能的结构化教学。
2022年1月11日,山东青岛吉隆路小学的学生在体育课上练习旱地冰球。新华社记者李子恒摄
他以教篮球为例。及格
去一节体育课可能只教双手胸前传球,而现在一堂课不能只教单个技术,而要教组合技术,如传球、运球、跑篮。“新课标强调知识与知识间、技术与技术间的关联性,体育课要教组合技术、有对抗练习和完整技术展示,让孩子能上场比赛。”新课标倡导大单元教学,强调对一个项目的完整学习和体验。一个大单元最低由18学时组成,比如一段时间连续学篮球,让学生对篮球有完整体验和基本掌握,不再像过去一节课就教一个项目的一个技术,甚至这节教篮球,下节教武术,再下节教田径。
2021年5月20日,宁夏中宁县第九小学五年级篮球队女队员在体育课上打篮球。新华社记者黎广滔摄
此外,新课标强调在体育教学中创造复杂的运动情境。季浏说,过去的教学经常原地不动做动作或按一个固定线路做动作,而真正篮球、足球比赛瞬息万变,未来的课堂要模拟真实运动情境,创造出复杂、动态、变化的场景。王宗平说:“在丰富的应用情境中评价学到的技能,学生的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抗挫能力等素养都能得到提升。”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体育老师李世光说:“新课标高度聚集学生核心素养,很多方法源于基层,不管什么地域、什么层次的学校,只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学校体育一定能上台阶。”
强度体育——“不出汗体育课”将成历史
新课标的一大亮点,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
季浏解读说,学业质量是指学生在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某一水平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用以反映学生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这样,对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评价就有了标准。
2020年6月14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民族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在体育课上练习上篮。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比如,就体能而言,不同学段,学生必须要达到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水平;再比如,每个学生每周至少进行3次体育锻炼,每次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像球类项目“水平三”学业质量的标准之一,是要求学生能参与班级内较为正式的教学比赛……
“这些学业质量标准有的是定量,有的是定性,这是过去的体育课标没有的。用这个标准去引导‘教’和‘学’,目的是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课内体育学习及课外体育锻炼。”季浏说。
新课标对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标准做了界定,提出要“科学设置运动负荷”,每节课应达到中高运动强度,班级所有学生平均心率原则上在每分钟140-160次。
2022年2月21日,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初三年级学生在体育课上跑步。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孩子们的体育锻炼需要强度。”王宗平表示,如果是无难度、无强度、无对抗、不喘气、不心跳、不出汗的体育课,无法磨炼学生意志品质。
季浏说:“之所以这样规定,是为了解决体育课‘不出汗’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以获得运动效果、教育效果。规定是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大量的实践成果做支撑的。我个人看来,如果新课标能得到很好实施,体育教师能严格执行,家长能积极配合,显著改善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指日可待。”
新课标还对幼小衔接、学生个体差异、提升女生体育课兴趣与参与度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记者岳冉冉、王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