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教融合如何培养研究生让学校和企业“动真格”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可以分阶段满足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在这种基于工程实践的联合培养生态下,研究生很快就具备了推动项目的实战能力。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主任经常讲一个故事,他称之为“王之问”。
王民是江苏徐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在工程机械行业,徐工集团位居世界前三。王敏曾问刘清,“为什么大学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不愿意去一线企业工作,而是扎堆上学?”原来,王敏曾被邀请到当地一所高校做讲座,那里有近千名博士。当时,徐工集团只有不到40名医生。
刘清认为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些大学的工科专业没有把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主要任务。学生不想也不能胜任一线工作。
现在,刘清的长江三角洲国家创新中心正在探索解决方案。他们促进科教协作和产教融合,与高校共同实施选调生联合培养计划。
“我们希望能给国内研究生培养模式带来一些改变。”刘清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是经科技部批准,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共建,以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实体为依托,以“一套班子、一套机制、一体化管理”为运作模式。
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主任助理、江苏产研院副院长琦君向记者回忆,江苏产研院此前建设了一批专业研究院,需要加强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后来企业也提出了需求,希望高校能帮助他们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人才需求。面对这种情况,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想为高校和企业搭建一座“桥梁”。
“为行业提供技术创新支持和技术服务也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高军说,他们把产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推进。
2019年,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支持下,江苏产研院启动了与国内高校产教融合工作,共同培养和征集研究生。截至2021年底,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已与国内61所知名高校展开全方位合作。在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体系中,89个专业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和高校开展了优秀研究生联合培养。三年来,联合培养了3000多名优秀研究生。
“新研发”的任务;d科教融合培养产业创新人才的院校”由江苏产研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凝聚而成,入选国家发改委、科技部2021年全面创新改革任务清单。
校企联合培养不仅是为了满足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的发展需求,刘清告诉记者,这也是对高校的一种“赋能”。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但高校可能没有足够的设施和课题提供;而且大部分高校老师毕业后直接留在校园,几乎没有实际的行业工作经验,很难了解行业中的实际问题。
刘清曾经是
“对于企业来说,研究生可以分阶段满足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在这种基于工程实践的联合培养生态下,研究生很快就具备了推动项目的实践能力。”郭重阳说,他最直观的感受是,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对研发的标准流程有了更实际的理解。d工作。
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向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提供每年3万元的奖学金,企业协会也提供相应的资助。最重要的是,企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用的研发平台。
学生不为企业打工,也是自带题目来的。为企业设立了尖端技术开发实验室,聚集研究生。学生除了可以满足企业的工程需求,还可以针对工程问题对理论和应用技术进行完善和凝练,生产出更多的创新产品。
性的高精尖成果。“在公司的这段时间,我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理论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王尹琛是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2021年5月到超力电器开展博士课题研发实践。
作为产业导师,郭中阳也要拿出额外的时间指导学生。他觉得,这份辛苦能给企业带来价值——提高创新驱动力,也提高企业在业界的学术声誉。“企业要开阔眼界,不要认为产学研合作就是扔钱,好的合作可以产出意想不到的成果。”郭中阳说。
刘庆分析,校企联合培养不能“空对空”,确定研究课题是融合的重要一步。不能只是派学生去企业转一圈就完事,要把产业真需求、技术真难题凝练定义为研究生培养课题,坚持“项目制”培养方式为主要特点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我们会在企业和高校之间搭桥。向企业征集需求,帮企业把需求上升到课题高度,再帮企业和相关高校对接。”刘庆说。
在集萃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摸索过程中,刘庆遇到过许多知音,也就是那些认同他们理念的领导和教师。刘庆坦言,有些高校将研究生名额当成一种要项目、要经费的资源,抱着这种心态进行联合培养,是没有意义的。
让各方主体看到联合培养的必要性
郜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9年启动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至今,3年间有困难也有曲折。产学研用,校企院所,各方立场不同,利益点不同,要整合起来并不容易。“一开始可以说是两头都‘冷’。高校‘冷’,企业也‘冷’,就我们这个桥梁比较‘热’。”郜军说,高校有顾虑,担心人才培养的质量,担心新模式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冲击;而部分企业也没认识到联合培养对自身的作用,觉得就是一个形式。
“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各方主体认识这件事的意义。让他们看到联合培养的必要性和现实可操作性,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郜军说。在政策引导上,长三角国创中心做了许多努力。2019年,他们制订了《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管理服务办法》,2021年又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明确培养流程及各方职责,设立集萃研究生奖学金;配备校外辅导员,做好集萃研究生在联培期间的人身安全等保障措施;探索支持校企院所联合创新项目;提出了覆盖集萃研究生、联培单位、高校导师、高校对接人等的引导激励机制。
教育部也已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工程教育。刘庆建议,对专业硕士的评价,应更加重视解决产业课题的能力和水平,而不是单看论文产出;高校工科教师,也应多一些工程实践的经验。“不能重文章、轻实战,我们的产业升级需要卓越工程师人才。”刘庆强调。
郜军期待,未来在研究生联合培养经验的积累上,可以建设一所长三角产业技术创新大学,提升联合培养的规模和质量。
江苏省教育厅已向省属高校下发“产教融合”研究生专项支持计划,推动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省属高校将集萃研究生纳入2022年招生计划、单列指标。“我们也希望能有更高层次的政策支持,和更多高校合作培养产业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先行先试’。”郜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