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20多次到高校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先后20多次给高等教育领域的师生回信,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关心和重视,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历史成就,格局变化。”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颜屋在17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给出了答案。
规模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
"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了."颜屋介绍,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学生总数超过443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到2021年的57.8%,提高了27.8个百分点,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进入了举世公认的大众化阶段。
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达到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8年。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全民族素质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在育人方式、办学方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专家点评】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变化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大众化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这一变化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方面迈出了非常坚实的一步,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做出了更大的贡献。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目标。
整体实力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高等教育的实力更强。”颜屋介绍,通过“211”、“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计划,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中国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会议和世界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会议相继召开,形成了一整套中国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发展的范式,包括理念、技术、标准、方法和评价。高等教育服务国家的能力显著提高。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不断增强,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比例超过60%。60%以上的基础研究和80%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高校承担,为高铁、核电、生物育种、疫苗研发等重点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参与了超级计算机、神舟系列等国家尖端工具的研发。
[专家点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研究员薛新龙:经过十年的改革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由大到强,形成了内生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逻辑的高等教育体系。顺应科技革命的发展规律,利用信息技术赋能教学组织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在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强大学生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帮助高校毕业生在数字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发展浪潮中脱颖而出;抓住国家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强相应领域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竞争力
"高等教育培训质量有所提高."颜屋说“学生忙、教师强、制度硬、质量高”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和努力方向。以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为导向,共认定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031个,首批遴选认定国家级一流课程3559个;连续三年评选教学名师奖、优秀教学奖、创新创业奖,评选出一大批在高校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伟大教师”,有效激励和引导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投身教书育人。
新工科、新医学、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稳步推进,从教育思想、发展理念、质量标准、技术方法、质量评价等人才培养范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全面启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在77所高校建设288个学生培养基地,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范式,吸引超过1万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形成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梯队网络,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专家点评】华东政法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万源: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多管齐下,有效提高了各级各类学生的培养质量。首先,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更关注他们的个性和可持续发展。其次,“四新”建设撬动人才培养范式的全方位变革,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和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最后,通过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扩大专科教育等措施,构建了从入学、过程到出口的全过程优质教育链条,有效促进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tyle="text-indent: 2em;"> 结构 人才培养适应度明显增强“高等教育结构优起来了。”吴岩指出,中国特色的高校学位授予体系、专业目录体系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265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目前目录内专业771种;新增本科专业布点1.7万个,撤销或停招1万个,人才培养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适应度明显增强。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发展深入推进。教育部会同相关部委,启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十三五”期间,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7亿元,实施“一省一校”和“一校一案”。高校共建工作成效显著。与相关部委、大型企业、地方政府新增共建高校151所。
【专家点评】中国教科院教育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晓燕:伴随普及化时代到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从之前注重“规模效应”向“质量效益”转变。这就要求对现有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供给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引导高校准确定位、分类发展、多样化办学。优化结构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和高等院校分布不平衡矛盾的必然要求。长久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空间存在“东足西缺”矛盾,通过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建立对口支援的渠道和机制,在高校师资培训、招生等环节积极创造条件,加强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达成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目的。
党的领导 思政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吴岩介绍,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实,中共中央修订印发《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加强高校党的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思政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推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99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699个、教学研究示范中心30个,研制普通本科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培训文理工农医不同学科专业教师67万人。
【专家点评】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余庆: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需要有坚实的制度依据。《条例》的印发为高校党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制度基础,也是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通过常态化的党员政治教育,深化思政课改革,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人才培养的方向目标和方法创新上做出了坚实探索。推动党建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科学研究、学科布局等方面全面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北京5月17日电 本报记者 晋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