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喜春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永文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余建星
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蒋家声
“学习好、沟通畅、做事实、应变强”
记者:就您观察,就业市场上比较抢手的大学生通常具备哪些特点?反之,怎样的学生在求职时容易碰壁?
章熙春:的热门学生普遍具有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求职心态积极、自我定位准确等特点。我校2021届毕业生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职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专业知识、政治素养、职业道德、专业技能、通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自我管理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个人、高校、家庭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无疑是获得较强就业能力的内在因素,而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措施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学校的做法是重点培养学、思、行俱佳的“三创”人才。把学生在校就业作为“一号民生工程”,完善全面覆盖与个性化定制、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职业发展体系,搭建就业服务支撑平台,让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成为“烫手山芋”。
根据我在郁建兴:,的观察,自我规划意识强、学习能力强、工作态度积极、实践经验丰富的毕业生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但部分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准,理想工作与自身能力错位;或者抗压能力差,几次求职失败后陷入自我怀疑和消极等待,等等。这些都是要避免的误区。
蒋永文:从“学、说、做、适应”四个维度概括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发现,就业市场上有需求的大学生普遍具有学习好、沟通顺畅、做实事、足智多谋的特点。比如,善于沟通的同学有很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而做事实的同学工作作风比较努力踏实。这样的员工会认真对待工作,努力进取,营造团结协作的积极氛围,为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姜家生:,脑子里有想法、手里有技能、善于不断补充新知识的人,无论到哪里,都会是“一把好手”。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目标不明确,能力不足。比如有的同学在学校对自己要求不够,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其实想要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必须勤于实践,努力奔跑,珍惜每一次机会。
“能干什么”比“从哪里来”更重要
记者:您怎样看待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有哪些理念或做法有待改善?
蒋永文: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考核主要体现在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等方面。一般来说,大多数企业都能根据自身的职业发展需要,实事求是地寻求人才。然而,一些用人单位将学校归为“369”,在招聘中区别对待,使得许多符合条件的人才错失良机。希望企业从就业需求本身出发,科学衡量高校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其过分关注“他们从哪里来”,不如更关注“他们能做什么”。
从整体上看,章熙春:部分企业在选拔人才和寻找未来员工方面存在不足,可以概括为“三无”:一是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明。一些企业的人才选拔标准不够明确,校园招聘计划不够精准,导致人才评价出现“脱实向虚”、“唯学历”、“唯名校”等倾向,容易忽视毕业生的实际能力水平。二是企业培养人才的动力不足。大部分企业寻找的都是u盘这种“即插即用”的人才,而教育是一个慢变量、微妙的活动。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但没有一段时间的磨合和转换,很难马上给企业带来效益。第三,传统的企业宣传方式没有吸引力。一些传统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虽然对人才趋之若鹜,但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自身优势和特色,受到有竞争力的年轻人的青睐。
因此,建议企业制定科学的
的人才招聘标准,树立长远的人才培养理念,让学习能力强、工作积极性高的新入职员工和企业一起成长,在“浇水培土”中静候花开。校企合作,堵点卡点待打通
记者:学校输送人才、企业需要人才,这个过程中,学校和企业日常是怎样对接的,对接过程中有哪些堵点、卡点?
姜家生:为了解决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很多高校都会主动与行业企业对接。比如,2021年,我校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全国及我省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签订共建协议;同时,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努力实现学生精准就业、充分就业、优质就业的目标。
蒋永文:高校尤其是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遍相对扎实,但往往不具备足够的应用专业技能。毕业生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差距,这恰恰给校企对接创造了可能性。近些年来,校企合作的步子越迈越大。然而,深度观察,校企合作普遍存在范围窄、层次低、内容空等问题,双方合作的动力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等有待建立健全。
章熙春:每年招聘季,很多企业会主动走进校园召开宣讲会,学校也组织企业进校园举行招聘会、双选会等。疫情下,线上宣讲会、招聘会也始终在进行。但就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校企对接远远不够。
一是信息不对称,影响对接效果。对企业而言,学校将招聘信息转发给学生,学生虽然收到了信息,但求职偏好已基本形成,这种偏好企业不易获知,只能通过简历投递情况来判断宣传效果。对学生而言,接触到的都是企业公开信息,往往不了解福利待遇、工作状态、职业发展空间等非公开信息。二是常态化沟通机制不健全,影响对接效率。大部分企业平时与学校缺乏沟通,只有在秋招或春招时才有针对性地接触学校,这种“候鸟式”对接比较浅表化,对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有限。
郁建兴:现在的“云上求职”模式,使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逐渐找到了新路径,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辟了更多渠道、更大空间。学校和企业之间,也有了更为便利的沟通机制。然而,校企对接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招聘时间上,秋招春招存在错位。大量校园招聘集中在9月至11月,此时数量可观的毕业生正全力准备考研或考公务员,无暇顾及企业招聘。他们的求职需求集中在来年3月至6月。而到了那时,很多企业的招聘已经结束。二是在人才日常培养方面,对接不够深入、机制不够健全。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学科建设等方面,校企双方合作的意愿和意识越来越强,但还没有找到发生“化学反应”的突破口。企业的需求及建议往往缺乏建设性和操作性,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又缺乏时效与实效,这些问题需要双方进一步探索破解。
亟须精准举措、期待务实效果
记者:为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您所在的学校进行了哪些探索,还有哪些打算?面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期待,高校应该怎么看、如何做?
章熙春:我校坚持开展毕业生就业跟踪、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研及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评价,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适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
一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校抓住“双一流”建设契机,在改造提升传统学科专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努力建设与国家产业发展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支柱产业需求高度契合的专业。二是精准匹配供需两端。学校在教育部支持下,牵头成立装备制造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下设电子科学、机械设备、运载装备等3个指导组,高效搭建供需平台,为稳岗促就业助力赋能。三是深化就业引导工作。学校设立就业重点目录,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组织学生到大型国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西部与艰苦地区等学习调研,大力引导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面对用人单位的期待,我们的做法是:生涯教育前置化。在提升高年级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加强低年级学生职业生涯启蒙,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产教融合协同化。把产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如专业设置、教材编写、课程设计、授课讲座等。同时,在校内建设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实习实践平台,请企业协助完善工科学生实习制度,选派资深专家担当毕业论文导师;就业服务信息化。加强网络招聘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毕业生和企业提供“零距离”的就业服务。
郁建兴:近几年,学校坚持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两个目标并重、线下指导与线上服务两种方式并举,毕业生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实现了“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就业竞争力强”的目标。接下来,我们将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
继续创新产教融合。打造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构建“校地企、产学研”协同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完善生涯规划。打造“校内+校外”专兼职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导师队伍,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发展特点和需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职场适应力;继续强化就业反馈。依托“智慧就业”整体化解决方案,完善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就业服务全流程线上实现平台、就业困难群体大数据平台等建设。
蒋永文:未来,我们将提供更加精准化的促就业举措:加强高校、企业之间的信息联通,开展“毕业实习+就业见习”双核发动促就业行动,助力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风险,帮助创业大学生从科学技术、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法律等多方面全面适应创业环境。
姜家生:为了推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我校通过书记校长访企拓岗行动,既千方百计为2022届毕业生开拓更多就业创业岗位和机会,又着眼于长远构建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工作机制;构建“学院领导包专业,就业联络员、毕业班辅导员、研究生导师、专业教师包学生”的包保工作机制,精准施策促进学生充分就业;组织好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通过求职面试技巧、职业能力准备等专题教学,提升学生求职择业竞争力等。
为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我校主动对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整合升级特色优势专业,增设布局新兴急需专业,通过调整专业设置,让专业对接产业链、专业建设紧贴产业发展,让需要工作的人成为工作需要的人。
(项目团队:记者 张胜、陈鹏、王美莹、王胜昔、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