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校企联手助力就业必须把握四个关键点。
本期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吴磬军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全球科技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就业部主任许嵩
吴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1 更新择业观念
记者:从当前大学毕业生“盼就业”和一些企业“愁招工”之间的矛盾看,影响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通过校企合作,让更多大学毕业生愿意“进工厂、去一线”?
根据徐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2020年中国制造业的人才缺口已达1900万,预计2025年将超过3000万。这种情况要求大学毕业生更新择业观,做出新的选择。要实现这一点,高校需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用人单位需要为毕业生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成长平台。
目前,姚凯:的年轻人在选择工作时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他们追求灵活性和自由。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新的业态带来了多元化的就业选择。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2021年底,我国就业人口达到7.5亿,其中灵活就业人员超过2亿。新一代年轻人崇尚自由,渴望挑战,追求生活品质。与工厂流水线上固定时间和空间的传统工作相比,灵活就业为年轻人创造了更多的选择,带来了灵活的可支配时间,也从工厂“偷走”了一部分人才。二是追求稳定。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年轻人的择业观念也受到影响。公务员和事业编再次成为热门选择。
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打破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了解工作岗位的作用和潜力,消除对工作岗位的不准确认知,帮助企业提前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
大学生就业难和吴清军:制造业企业招聘难的结构性矛盾已经持续多年。从意愿来看,很多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是管理或技术岗位,而制造企业希望招聘普通操作工或有工作经验的管理技术人才。影响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因素很多,也和产业结构有直接关系。在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制造业比重逐渐降低的背景下,很多大学生自然倾向于从事金融、保险、互联网等行业。制造企业要想吸引人才,首先要解决如何为人才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和更高平台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武星艳:,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庭改变了希望子女尽快找到工作“养家糊口”的观念,希望下一代找到稳定舒适的工作。父母的观念、重文轻商的传统以及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等现有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求职观念。
形成符合时代需要的新的择业观,需要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家庭的角度来说,要改变对“蓝领”的认知,让孩子意识到它不再是低收入群体的代名词,技能型人才也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及时调整培养计划,保证人才培养符合社会期望。站在企业的角度,不仅要考虑如何使用人才,还要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从社会角度来看,有必要为校企合作提供支持,帮助就业者就业
2 变革培养模式's学科本身的属性会影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比如,理、工、农、医等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要求保证实践课程的数量,而在这些专业中,双师型教师很容易实现;而文史哲甚至经管类专业的实践课程很少,有的专职老师只是从理论角度做研究,没有深入行业的经验。因此,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制定本学科的就业指导和实训计划。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例。毕业生和大学都可以邀请。
外导师等发挥专业力量,部分课程可邀请行业专家开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取行业一手信息,甚至将课堂搬进企业,更好地将就业实训前置。武星艳:近些年,很多职业技术学院在产教融合方面走得比较靠前,比如,学习德国“二元制”教育体系,采取师徒制、订单制培养模式,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的学科专业体系。部分企业还为学校提供实际应用的教学条件或直接进入学校授课,切实弥合了教育与应用之间的鸿沟。
当前,高校应切实树立学科与产业紧密对接的意识,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动态,与企业共同搭建实习联络平台。苏州工业园区将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相关院校纳入统一服务平台,通过平台与学校就业服务部门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
姚凯:高校应加强人才培养的前瞻性改革,根据产业升级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以校企深度融合的方式提升人才供给水平。发挥校企联合专业指导委员会作用,在设置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结构和更新改革教学内容时充分参考企业专家和产业专家意见。在实践性强的课程中引入企业教师,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就业指导顾问,围绕企业用人需求,设置实战型企业实习、实训课程,综合提升高校教学的专业化、素质化和产教融合水平。
吴清军: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除了培养当前市场需要的技能,更需要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只有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才有可能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所以,高校在做好就业服务的同时,也要扎实建设基础课程和基础学科。
3 革除合作壁垒
记者:今年教育部开展了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目前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等合作中还存在哪些壁垒?如何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尤其是增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徐松:目前校企合作已迈出重要一步,但仍然存在短期效应、冷热不均、缺乏抓手等现象。高校需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与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在保证学生通识培养的基础上,专业部分向企业倾斜;企业应多了解高校人才培养特色,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打造“订单班”等形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校企携手的关键,在于“携手”后的真抓实干和延续性稳定性,还要注重学生的“用户体验”,提升学生的代入感和收获感。
姚凯:当前,高校所面临的考核方式与企业差别较大,企业直接面临市场的检验和淘汰,而高校的教育资源布局和人才培养规划并非只从市场角度考虑。因此,相当比例的校企合作仍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短期化、离散化问题,企业难以从这类合作模式中获得实际利益,致使一些企业不愿投入人力、时间、经费等成本与学校持久合作,故而出现“校热企冷”现象。
建议高校积极探索市场化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挖掘和企业的共同利益,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一方面,高校除了直接为企业提供人才外,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持续的教育服务支持,为企业骨干技术人才和优秀工程师提供深造机会,建立定制化、精细化、专业化的人才全周期培养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共同搭建综合实训基地和多样化平台,将校外实践资源引入校内,提升高校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还可引入“华为认证”“思科认证”等具有标杆效应、市场广泛认可、跨领域、多技术融合的企业认证作为学生考核依据,提升学生评价的市场化水平。
武星艳:政策需要落到实处、得到反馈。围绕企业实际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科专业设置、教师配备、招生就业等系列工作。建议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在统筹方面更下功夫,与地区产业协会、人才交流中心等接洽互动,汇聚社会各方资源,为学生开拓更多优质就业机会。
4 健全保障机制
记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便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政策施行5年来,产教融合取得一定进展,但效果尚未全面显现。深化产教融合,政府应如何“搭好台”,推动形成“双向发力”的全程化、全方位机制,为人才培养和就业提供支撑?社会各界可以提供哪些助力?
吴清军:目前除了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能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无缝对接之外,大部分岗位都需要一定的人才成长期。建议政府重点关注人才成长期,保障大学生在成长期中有宽松的就业环境和学习环境。比如,政府可积极引导企业招收应届或毕业5年之内的学生,对此类企业给予一定补贴,让企业真正承担起培养自身所需人才的任务和职责。再如,招用5年以内的毕业生,可以按学生的就业时间给予不同层级的社保补贴,既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也保证补贴资金安全有序。
姚凯:政府一方面应搭好产教融合平台,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服务平台,联合高校与用人单位共建大学生就业平台,保障人才、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畅通。另一方面,提供有效的就业政策和公共服务保障,鼓励制造业企业重视一线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降低企业用人成本。政府搭台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全社会力量。社会舆论应重视新时代劳动教育,树立劳动光荣、平等就业的意识,消除“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偏见。
武星艳:政府可以优选一批与地方产业发展相契合的院校,把标杆企业和学校引入平台,对引入的院校、企业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出台大学生实习、见习支持性举措,强化对学生求职的全流程服务力度。比如,苏州工业园区从鼓励学生到园区实习开始,为学生提供实习补贴;为达成面试意向的学生提供面试交通补贴;为有意向到园区工作的毕业生开通人才落户直通车,提供生活补贴、优租房体系等一揽子支撑政策,减少学生后顾之忧。
徐松:高质量的校企合作需要完善的制度机制保障,可借鉴应届毕业生“三方协议”的做法,形成高校、企业、政府、学生的“Y”型合作模式。其中,学生为中心,高校、企业为上端两个顶点,政府为底部支撑点位,围绕学生形成合力,做好全周期的就业指导工作。政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纾困解难:
首先,搭建沟通桥梁,确保供需匹配。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需要对接不同行业的企业,企业也需要在众多不同层次高校中寻找适合的“搭档”。政府应整合多方需求,建立合作库,分类汇总,促进校企精准匹配。其次,出台保障措施,提供多方支持。学校和企业能力有限,需要政府部门出台政策,多方保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合作的延续性。最后,引流社会资源,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应加大社会保障建设,提供财政税收支持。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政府出台合理、及时的管理政策,是推动校企合作、助力稳定就业的关键。
(记者 柴如瑾、李晓 通讯员 郭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