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甜甜老师的课,感受颇深。甜甜老师的课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如潺潺细水,不知不觉间就对学生进行了知识的迁移,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一个走上讲台不足一年的教师能将课上得如此出彩,是非常不容易的。这节课的成功,我想是与甜甜老师平时的刻苦钻研教材、不懂就问的好学的品质是分不开的。 甜甜老师非常好学,从今天课堂上呈现的学习方式就可以管中窥豹。分组学习、创造教育是这学期实验班进行的教学改革,我们实验班的老师也只是刚开始摸索,不见头绪。而甜甜老师虽不是实验班的老师,却积极地加入了教学改革,大步地行走在教改路上,今天的课堂也可以初见成效。 为了准备这堂公开课,甜甜老师早早地做好了准备,并反复修改,初稿、二稿、三稿……反复推敲、不断研磨,今天呈现给大家的已是第六稿。每出一稿,甜甜老师总是拿来和大家一起研磨,并上了三次试讲,有这种“钻”劲,何愁上不好课? 甜甜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一篇散文《望月》。全文以“望月”为聚焦点,虽形散却神聚。其静谧明雅的月色、清新俊逸的语言、深沉婉曲的意境更给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提供了一个自然、质朴的视角。而小外甥奇妙的想象,则使文章颇添了几分童话色彩,易于引起学生共鸣,便于启发他们同样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作为本单元的主体文章,《望月》还能通过课外拓展的教学形式,获得超越文本的意义建构,使学生在品读、感悟中体会“月亮”所具有的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并从中受到美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本课,甜甜老师执教的是《望月》的第三课时。在教学第二教时时,甜甜老师已引导学生感受了月夜美景、体会诗句的意境,品悟了小外甥对月亮的幻想。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课外拓展的教学形式,拓展文本空白,丰富学生积累,激发学生想象。紧扣课后的练习题和文本中的两处省略号,对学生进行诵读古诗、想象写话的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甜甜老师尽量通过学科间资源的整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地整合,营造一个月夜朦胧的教学氛围,既增强了古诗词欣赏的直观性、情境性,又帮助学生调动主观情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 整节课甜甜老师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这一节课就体现了信息技术全程营造情景的特色。甜甜老师在教学一开始,就利用课件,通过放映一幅优美的月夜图,把孩子们带进了一个诗情画意的环境中,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孩子们娓娓地朗读着课文,既是对前面学习的一个回顾,又是为今天的学习做了铺垫,也使听课的老师对文本有完整的认识和把握。 二、学法迁移,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甜甜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性。形式主义的小组学习告别了课堂,保留了有质量的合作学习;表面的热闹不见了,非语文现象减少了,更加求真务实。如第一处的省略号的拓展——背诵关于月亮的诗句这一部分,甜甜老师看似不经意的一问:quo;你还读过哪些关于月的诗文?quo;瞬间就打开了孩子思维的闸门,新旧知识的交替、撞击,让孩子闪烁着智慧,课堂上洋溢着灵动......老师轻轻的一句“先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背一背,然后用你们独特的方式来展示”,将孩子们拿着本子照念的习惯打破——孩子们课前查找的资料在小组交流中进一步补充、丰富;在背诵中积累、沉淀;自主的展现形式体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集体的智慧;比赛的方式增强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使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孩子们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发展。这种开放灵活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课堂上充满生动和乐趣。 三、想像飞翔,激情创作。 语文的魅力还在于它使我们开智并产生无尽的想象。想象是美丽的,开智是十分重要的。甜甜老师抓住文本的第二处省略号,对学生进行想象的训练。老师将文本中小外甥的想象改写成一首绮丽的小诗,诗情画意激发学生创作的渴望,同时也是为孩子们的创作提供了“下水文”,使孩子们的写话有“据”可“依”。五幅关于月亮的优美画面营造了诗一样的意境,在这种情境里,诵诗、作诗已成了情感积淀的爆发。听了学生写的文章,谁能不说语文充满魅力?孩子们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发展。这种开放灵活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课堂上充满生动和乐趣。 听了甜甜老师的这堂课课,我更坚定了一个信念:创造教育、快乐课堂、活动助推,将在“合作”的承载之下,走得更好、更远……
评曹甜甜老师的《望月》
作者: 2020-03-30 浏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