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儿子“教”我学》
作者:曹汶和肖博文
出版物:外国研究所
这本书以博客日记的形式,从我母亲和我英语老师的双重视角,真实地记录了我儿子文从8岁到12岁的英语成长过程。儿童从只懂几个英语单词到独立写20多万单词英语小说的“飞跃”例子,颠覆了作者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理解,也引发了他对儿童英语教学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曹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诺丁汉大学博士,北方外语网络教育学院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英语学习者教学顾问,北京外国语大学PASS留学基地教学顾问。
起步篇
怎么可以没有教材 ?!
2008年3月6日
昨天和丹蒂老师谈话时,我问我是否可以有一套课堂教材,这样我就可以帮助儿子在家预习,这样他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但我对丹蒂老师的回答感到惊讶。她说他们没有教材,这学期只有一个教学大纲可以给我。我看一下,以上是每个每周课程的主题,没有其他信息。老师到底是怎么教的?但丁先生说老师会根据教学大纲从学校图书馆挑选书籍。不同的书籍将被选择用于不同的主题,不同的书籍将被选择用于相同的主题。他们会把书带到教室,让孩子们在课堂上阅读,课后把书放回图书馆。因此,除非我把学校图书馆搬回家,否则我真的拿不到任何教材。
这也太颠覆性了。没有教材,孩子们将不能在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这样的教学能让一个孩子掌握多少?
[附言:学期结束时,我收到了我儿子的每门课程的档案袋,里面全是他在课堂上做的功课。直到现在我才知道他在课堂上学了这么多,甚至在课堂上完成了作业。】
妈妈感悟
因材施教很难。
课堂上没有固定的教材。这不是对学生的测试,而是对老师的测试。从理论上讲,没有这样一套不分地区、年龄和背景的通用教材是不可能的。资源的收集和整合是最好的方式,但这不仅费时,而且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能力。没有固定的教材,也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只有对教育有深刻理解和丰富教育经验的教师,才不会教同样的学生,但也会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潜能。父母也是如此。尽管有很多为人父母的经验可供我们学习,但我们最终还是有必要根据自己和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最合适的教育计划。
儿子插嘴
这种颠覆和差异让我在回家后感到不平衡。当然,当一方培养另一方时,每个国家都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提出最合适的教育方法。
回到上一章
回到目录
阅读下一章
郑重声明:本文是作者曹汶教授和国外研究机构授权的图书试读。请不要擅自转载。
点击查看拉拉儿童英语魔方,阅读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