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青年领军人才何以涌现

作者: 2020-12-02 浏览:

“优秀的人才可以一起出现。”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实验室主任邢首先想到了南京大学国家实验室实验班对基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这句话背后有坚实的数据支撑。

国家实验班自2009年成立以来,培养了近百名优秀博士。据统计,第一届“国家实验班”物理研究所的27名学生中,近一半在短短4年内获得博士学位,超过10%的学生获得了NTU优秀博士论文,远远高于普通培养模式的数据。目前“国家实验班”毕业的学生大多从事与学科相关的工作。以第一届“国家实验班”为例,41名毕业生中有近一半在南京大学、Xi交通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大学从事教学和研发工作。

基础学科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源泉,基础学科顶尖人才是仰望星空的“领袖”。南京大学国家实验室实验班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积累了可以推广的经验模式。针对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的症结,“国家实验班”如何准确高效地选拔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什么「国家实验班」能让年轻人才「一起出现」?

研究型领军人才的培养基地

时间回到2009年。

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新的机遇期,——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正式吹响了“人才强国”的总号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采用勾勒了未来教育改革的路线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本实现了立足中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然而,在面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需求的问题时,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存在成功率低、流失率高、教育资源浪费大等问题。

为了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邢、等国家实验室相关人员于2009年提出了创建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实验班的设想。以国家实验室的名义,从物理、化学、现代工程和应用科学三个学院招收了——名学生。根据设想,“国家实验班”将以在建的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为实体,定位为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学科,选拔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验技能过硬、思维能力突出、对前沿科学高度敏感的研究型后备领军人才。

在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实验班于2009年获批开学。“国家实验班”采用本科-硕士-博士八年制培养模式,科研资源集中,师资力量雄厚,培养模式先进。之后,为了赶上教育部“2011计划”的协同创新机遇期,南京大学处于研究生创新教育的调整阶段,“国家实验班”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于是,培养领军人才的“探索之旅”正式开始。

助力科研的革新之路

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果。然而,创新型领军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如教育定位模糊、选拔形式僵化、培养过程缺乏连贯性等。

南京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包括以“国家实验班”为载体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一体化培养新模式,由院士和“长江学者”组成的导师“天团”不拘一格选拔了一批优秀学生,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生培养的全新模式和平台。学生综合评价,提前选拔;不仅是信用评分,还有co

南京大学第一届毕业生、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智长城回忆起自己进“国家实验班”的经历,承认自己“在大学一、二年级的考试成绩并不是很好”。最后他在面试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事实上,在第一次进入实验班的学生中,有许多像长城一样自我激励能力强、学术热情高的学生。“国家实验班”以“学分与成绩专业面试”为选拔标准,以综合素质为主要选拔因素,注重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重点培养对基础研究感兴趣的优秀人才。这种大胆的选拔模式打破了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局限,从一开始就为综合水平高、自主性强的学生提供了培养资质和后续科研的支撑资源。

“国家实验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根据学生的兴趣为大家“量身定做”科研计划。坚持“对导师和学生负责”的双向选择机制,试行导师流动机制。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而且可以在培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导师,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入选第一届国家实验班的唐峰在这种自由轻松的学术氛围中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理论、实验、计算等。我换了四个课题组。”唐峰说,实验班不仅有大量优秀的导师,而且这些“大咖”老师也是“共享”的,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更换导师甚至研究方向。2019年,唐峰作为第一作者,在《自然》《自然物理》01《科学进展》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了三篇学术论文,成为年轻的科研明星。

国家实验班为了让学生投身科研学习,在本科期间每月发放特殊津贴,通过一次性录取奖励和“人才计划”等方式尽可能提高学生待遇。“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出去兼职。进入实验班后,特殊津贴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让我可以专心科研。”长城说。

培育有归属感的创新力量

“‘出口决定进口’,最好的学生一定不能放过。”国家实验班导师卢晓梅认为,除了创新机制和高水平教师,如何更好地结合政策吸引优秀学生,留住优秀学生在中国发展,是我们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说起在“国家实验班”的经历,印象最深的是八年人生积累的集体归属感。“国家实验班”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研究生期间,同学们交流很多,一起发表文章,经常私下交流关于实验的想法。”

不仅是胡凤瑞,长城8年的科研生活也深深受益于“国家实验班”的成立。“我们以集体的形式进入了‘国家实验班’。很多同学通过合作解决了很多问题,一直延续到现在。”毕业后,朱长城和他的同学蒋尚驰继续合作,共同创办了高科技公司——南京迈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精密仪器的R&D和制造,努力探索和发展半导体高技术产业中的国家卡脖子问题。同时,他们还对南京大学PT实验室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据了解,“国家实验班”专门配备一名教师担任班主任,努力为学生营造思想碰撞、合作交流的氛围,组织班级座谈会、新年晚会、暑假参观校友企业等各种班级活动。这种协作创新的班级集体模式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打破了研究生通常只在研究小组中交流的障碍,有利于跨学科和跨专业交流

“国家实验班”的大部分学生在出国深造后仍然选择回国发展。"我的导师杨宇在国外学习后决定回国."龚铭,第一届“国家实验班”学生,现就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跟随导师科研的步伐,出国联合培训交流,博士毕业后选择回国。

“回顾南京大学国家实验班人才培养的探索历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足的反思。比如意识超前导致经验不足;在实际实施中,硕士生与博士点制度的衔接和延长期博士待遇的解决都不是很顺利,研究生培养阶段的集体建设和使命感的培养都有待加强。”邢表示,今年教育部启动了“强基计划”,强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本阶段硕士学位的直通式培养。“国家实验班”将继续探索创新和教学改革,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培养,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加入基础研究。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齐琦 于玥晗)

THE END

相关资讯

欧陆平台-网站|首页
国际古地理学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立
今日开笔!陕师大连续16年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
四川高校外籍师生走进“彩灯之乡”自贡制作传统宫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