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了“面向世界科技竞争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以及“到2035年,初步建成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强国”。
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从哪里来?研究生教育是“活水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战胜贫困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基础上,走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中国研究生教育从1949年只有629人发展到2020年的300万人,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研究生教育国家。但是,在“由大到强”的过程中,研究生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对研究生教育规律认识不足、人才培养不足等。
不久前,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面向世界科技竞争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战略”。“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进入快车道。
今天的研究生是明天科研创新的主力军
回忆起19年前的采访,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任命的副教授胡又凡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她是天文学本科。“我本科专业跟电子没什么关系。会影响直接应用吗?”我心里忐忑不安,只听彭练矛教授笑着说:“欢迎来北大。”
这是一个“不分格局降低人才”的时代。对胡又凡的科研潜力感兴趣的彭练矛教授,刚刚开始研究碳纳米管。“我和同学都不熟悉这个领域,所以彭先生请了很多老师来教,带我们参加了很多研究项目。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独立了,长得特别快。”胡有凡说。
如今,胡又凡已成为碳纳米领域的中坚力量,主持并深入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R&D项目。在北大,依然有很多青年人才是通过“无限制地减少人才,尽可能多地培养人才,在吴彤种植人才”培养出来的:“80后”徐海涛,碳纳米产业化发展的领跑者;“85后”魏南,计算碳管颜色的先驱;邱,“90后”,专注于碳基芯片集成工艺的研究.
研究生教育有多重要?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勇列举了一组数字:70年来,我国培养了1000多万名博士和硕士,有力地支持了科技创新和国家战略发展;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体,承担了“973工程”等60%以上的基础研究工作和重大国家科研任务,产生了全国8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和重大社会科学成果。
“今天的研究生是明天科研创新的主力军。他们的学术能力、学术风格、志向追求,决定了中国科研创新的高度,决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速度。”洪大勇强调,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和优质发展的挑战,国际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性和重要性更加突出,迫切需要准确认识变化,科学应对,积极求变。
但我国研究生教育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对研究生教育规律的认识还不到位,部分学校还在片面追求规模扩张,优质个性化培养不足;学科专业调整机制有待完善,紧缺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导师规模不断扩大,整体素质有保障。但部分导师职责不紧凑,指导能力不强,师德师风建设仍需加强;研究生培养机制仍不完善,分类培养体系建设有待不断深化,差异化、多渠道投入机制仍不完善,重点学科和基础学科保障不到位;法律法规滞后于实践发展,对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产生影响。有些单位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注水”。
“新问题、新挑战提出了新任务。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推进研究生教育的深度和结构性变革,以更多的机会、更好的质量、更好的经验和更强的实力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洪大勇说。
深化培养体系建设突出研究生教育“严”字
“研究生教育突出“研究”二字,就像本科教育突出“这个”二字一样,是一个有思想有启发的点睛之笔。这个‘研究’字必须完全准确地理解。”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杨斌说。
郭,清华大学特等奖获得者,2015年土木工程系直接学生,住在四川。汶川地震时,他的教学楼被撕裂,一条裂缝被打开,他的教室就在裂缝旁边。他在大学申请专业的时候,选择了土木工程。
“如果中国在建的中深槽沉管隧道采用新结构,丁玲水道疏浚能力可减少500多万立方米,但设计面临困难,原方案准备照搬日本方案。我的导师聂建国院士认为,中国应该在这一领域有自主创新,并指导我研究应激机制。该成果应用于工程,节约钢材近2万吨。”郭对说道。多年来,他从未忘记导师的教诲:“做研究不问文章数量,只问科研价值、工程价值、社会价值,只问研究是否有创新和提高,是否利国利民。”
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突出“研究”二字,首先要突出“严谨”二字。根据《意见》,我国研究生教育将严格控制入学,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准确选拔人才,选拔肯学、忠诚可靠、德才兼备的好苗子;严格控制“过程”,把握课程学习、实习实习实习、学位论文开题、期中考核、论文评审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严格“输出”,合理制定与学位授予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加大分流力度,加强学风建设,敢于让不合格学生无法毕业,迫使学生专心学习。同时,要利用好学位授权点评估、抽样等手段,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管,将学位论文作为信用记录的欺诈行为纳入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学术型研究生钻研探索,使人类知识的半径得以扩大;专业研究生精通突破,目标是成为某个实践领域的专门人才。突出‘研究’并不意味着所有研究生都要做学术或理论研究。”杨斌分析说。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是研究生教育明确的关键改革措施
课程教材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工程。“提高课程教材建设质量行动”旨在构建研究生课程知识体系,提高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质量,为研究生打造优秀示范课程,同时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想政治建设。
突出“研究”二字,质量第一。“质量改进与管理行动”,加强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完善学位论文抽样制度,完善监督与处罚机制,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专项检查,检查结果与资源投入挂钩,提高学位授予单位的底线思维和质量保证意识。
同时,研究生教育还将开展“基础学科深化建设行动”,为科技支撑一批与原始创新支撑相关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以及具有较高保护和传承价值的“校外”和冷门学科。创新和社会进步奠定坚实的长期基础;开展“博士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博士教育布局,差异化扩大博士生规模,完善博士生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生招生比例,营造更好的支撑环境。
加快培养一批紧缺人才,为推动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SARS-CoV-2不仅攻击呼吸系统,还会损害消化系统。我们发现,新冠肺炎近80%的肺炎患者有消化道症状,近70%的危重患者入院时肝功能异常,近50%有腹泻。”今年2月,在导师李培源教授的带领下,华中科技大学消化内科2018级研究生方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我们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对患者肝脏损伤等消化系统问题的极大关注,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方丹自豪地说。
“研究生教育应注重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冠肺炎防控肺炎期间,中国已布局20所高校,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实施高水平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洪大勇介绍,研究生教育将进一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分类发展和动态调整的新机制,按照高校自主调整、国家指导调整和市场调整的工作思路,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北京大学黄茹院士、乐叶副教授课题组博士生王祉萱是如何连续发表高水平论文的?“交叉领域的碰撞往往会激发创新。”乐叶老师解释了这一点。
2016年刚入学的王祉萱,先是学习微电子器件,然后学习系统集成电路设计,深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和北大信息工程学院的高级工程师交流思想。“北京大学建立了跨学科、校企协同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新模式,致力于科研上的“破空”和行业上的“下台”,努力培养优秀人才。”北京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
跨学科的学科往往包含无限的可能性。记者了解到,中国将启动“跨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探索建立跨学科发展特区,设立多个跨学科中心,搭建国家跨学科发展平台,构建管理与经营相结合、规范有序、相互衔接的跨学科发展体系。同时,还将开展“产学结合”
洪大勇介绍,中国将组织高校和一流企业(机构)的“双一流”建设,协调一流学科、一流教师、一流平台等资源,以非常规方式加快培养一批紧缺人才,为推动科技创新做出贡献。同时,开展“一流学科培养行动”,尽快在已经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可比学科和方向上取得突破;我们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服务于新的治国领域和方向方面取得了创新性和特色性的成就。
“研究生教育代表了该国最高的教育水平。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要想在国际竞争舞台上争一流,必须有大视野、大胸怀、大责任、大格局。”洪大勇说,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团结多方,共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开创新时期研究生教育优质发展的新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面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
照片标题:
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病理学教授刘亮(右二)带领研究小组完成了首例新冠肺炎肺炎患者遗体的解剖和病理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关键依据。
成敏(新华社)摄
图:哈工大博士生吴凡调试微纳卫星实验设备。
新华社记者何山照片
图3:江西农业大学博士生孙悦(右)在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区九龙山乡尚诚村指导农民在冷水地里育苗。
照片由赵春亮(人民视觉)
图4:在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田文一号”的研究过程中,一组大学研究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社记者郭成社
布局设计:张芳曼
《意见》 (05版,2020年12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