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年轻人心中播下热爱考古的种子
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化学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青少年考古科普工作比较早。从2008年开始,我们为中学生设立了全国考古夏令营。最初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素质,吸引中学生了解考古学,然后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到2019年,我们已经带领近2500名学生通过陕西、山西、河南、浙江和北京。
说实话,人力物力财力刚开始成本很高,但是招生效果有限。然而,我们坚持了下来,因为我们出乎意料地实现了许多其他目标。
夏令营是一个流动的“教室”,由教授带领团队,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担任辅导员,让学生深入各类博物馆、文化遗址和考古发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习了考古知识,提高了人文素质,开阔了视野,而且认识到了文化遗产的宝贵价值,树立了保护文化遗产的信心和决心。看到这些少年的成长,听到他们温暖而发自内心的证词,我们深受感动,觉得如果夏令营纯粹是为了招生,那就太狭隘了。
夏令营就像“种子商”、“宣传队”,把热爱考古的种子传播到全国所有中学。很多参加过夏令营的师生回到学校成立了考古学会,为更多想接触考古的同学打开了知识之窗。虽然有些同学来不了北大,但还是选择进入考古馆,出现在其他大学的考古专业。我们还为中学历史教师举办了免费培训,来自16个省64所中学的83名教师将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带入中学课堂。
考古学承担着凝聚文明基因、构建价值体系、培养文化自信、帮助民族复兴的新使命。我们深刻意识到,仅仅依靠一门学科、一所学院来解释古代文明的价值是不够的。需要吸引更多的新鲜血液,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从而凝聚文化价值,更好地讲述考古故事和中国故事。考古不是象牙塔里的知识。应该是课题研究,广泛宣传。作为北大考古学家,我们应该肩负起教育宣传的社会责任。通过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明确我们的文明价值、文明之路和我们的独特贡献,让年轻人从小就树立起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
因此,无论我们面临什么困难,都必须坚持青年考古科普。今后不仅要自己动手,还要联合全国兄弟院校和考古研究所,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和热爱考古,在他们心中播下热爱考古的种子。我们相信这些种子会慢慢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本报记者唐逸尔、通讯员、石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