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 点】
科研评价有效的方式是由同一领域的学者进行判断,因为只有同行才具有科研评价所需的学识、专业与远见。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全国科研总投入22143.6亿元,占GDP的2.23%,首次突破2万亿元,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虽然科研投入持续增加,但中国还不是科技强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领域还是受制于人。
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工作,是知识、技术和思想的前沿领域。判断其价值需要有前瞻性的眼光。科学研究极其复杂和深刻,因此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来判断其成果的价值。科学研究涉及广泛而微妙的活动。不同领域的研究对象、方法、周期、结果差异很大,不同领域需要不同的标准。所以不可能设计出一个通用的科研评价标准。最有效的方式是由同领域的学者来评判,因为只有同行才具备科研评价所需的知识、专业和远见。
唯SCI或SSCI是间接同行评议,这使科研评价指标化、简单化,与科研评价的专业性、复杂性背道而驰。
现代科研活动已经发展成为流水线生产模式,包括项目立项、实施、论文撰写与研究、学术出版等阶段。每个环节都涉及到科研评价的问题,同行评议要贯穿整个科研过程。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同行评议的作用,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同领域或者相近领域的同行,保证他们有作品判断能力。第二,同行评议需要选择水平最高、最前沿的学者。第三,不应采用直接同行评审。直接同行评议是指在评价个人科研贡献时,对个人成果的直接评价。间接同行评议是指根据个人作品发表的期刊水平和数量,甚至获奖情况对个人进行评价。它基于以前的同行评审结果。只有SCI或SSCI意味着间接同行评审。间接同行评议使科研评价指标化、简单化,与科研评价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背道而驰。特别是在某些领域的期刊排名水平尚未开放,不同学科的评价标准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间接同行评议不利于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科研水平和贡献。第四,制度设计要保证双重匿名,鉴定人和被鉴定人同时匿名,防止鉴定人徇私,被鉴定人求助。
科研理想的培育、职业伦理的生成、学术标准的构建,需要作为职业共同体的学术组织发挥重要作用,但我国很多学术组织在生态培育方面常常缺位。
虽然科研理想的培养、职业道德的生成和学术规范的构建最终是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但它们需要作为专业共同体的学术组织发挥重要作用。遗憾的是,国内很多学术机构更注重科研交流,在生态培育方面往往缺位。学术组织要培养良好的科研生态,首先要明确科研愿景、学术标准和职业道德。理想、道德和标准必须明确,以便指导和规范个人行为。每个学科都要形成自己的研究视野,制定自己的研究标准,提出社团的职业道德,并在章程中体现出来。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是讨论监督,而实现舆论监督的前提是道德规则清晰、明确、广为人知。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职业道德不够明确,才使得不良的同行评议氛围得以横行,一些人得以“默默发财”。第二,学术组织要建立学术学科体系。比如成立职业道德委员会,负责制定职业道德规范,对违规成员进行斥责,参与成员所在单位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第三,建立和实施学术荣誉制度。在该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将被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如年度学术明星、终身成就奖等。教授的认可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