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一级本科,国家社科基金立项200余项.办学80多年的湖南师范大学,五年来培养和引进了500多名优秀人才,依托一批老、中、青结合的优秀教师和学者,支撑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作为华中地区的省级师范大学,如何吸引人才?“内部教育和外部介绍同等重要。我们靠事业、靠机制、靠环境育人、靠留人、靠用人。”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说。
郑,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古文字学专家,长江学者。本科毕业后一直在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已经有很多院校找我教书了,但是我没有走。”郑说,他选择留下来,不仅是因为母校的友谊,也是因为湖南师范大学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学校对教师的高度重视。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启动了“传承人才计划”,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青年人才。郑是第一个受益者,他的津贴比以前高出几倍。“钱不是关键,主要是感觉被认可了,感觉很温暖。”郑对说道。
五年来,湖南师范大学“传承人才计划”鼓励427名教师入校扎根,打破了中西部高校人才“本地培养,外地使用”的局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少军是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说湘江附近有一个占地11亩多的研究基地,是学校专门授予实验室的。“它位于市中心,有很多开发商找到了学校,想高价买下这块地,但学校拒绝了。”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蔡美华的到来,让该校在东北亚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蔡美华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术评议组成员,全国第一位教学名师。学校领导多次看望过她。“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学校领导说会全力支持我的工作。”蔡美华说。来到湖南师范大学后,她迅速成立了东北亚研究中心。目前,东北亚研究中心有30名专职研究人员,并聘请了大量国内外专家学者担任兼职研究人员,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的几个重点项目。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尹韵公说,他来湖南师范大学的原因是“被学校领导的胸怀和诚意所感动”2017年,尹韵公将卸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回忆说,当时国内有10多所高校向他发出邀请,他最终选择了来湖南师范大学。“当时学校没有向我提任何要求和条件。时任校长蒋也表示:“你想待多久就待多久,你要什么我们就全力支持!”"
和尹韵公一样,儿童作家兼文学院教授唐素兰也对学校的无条件和无要求印象深刻。唐素兰,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国家一级作家,某出版社编辑。2007年,她萌生了在高校教书的想法。湖南师范大学领导得知后,主动邀请她回母校,不仅为她协调教师职称评定,还邀请她担任现代文学学科带头人。
唐素兰说,湖南师范大学一直把“能为官、敢为官、成事”作为人才评价和使用的标准。在船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