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一学术偏好”还是可以打破的
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最近,“一级偏好”的话题再次引起热议。
所谓“第一学历偏好”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上,部分用人单位选择求职者第一学历的毕业生属于“双一流”还是“985”或“211”高校作为筛选门槛的现象。在这种偏好下,一些普通高校第一学历的毕业生,可能连招聘门槛都达不到,即使他们有更多符合招聘要求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习经验,甚至他们的硕士、博士属于“双一流”大学。这种“三代查学历”的倾向造成了一个困境: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面临着被压缩的求职空间,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焦虑。
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高素质人力资源需求旺盛的大环境下,第一学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高效地筛选出学习能力更强、发展潜力更大的毕业生,虽然这样简单粗暴的选拔方式可能会错过普通高校最好的。另一方面,行业和企业很少真正思考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专业技术,善于沟通合作,还是有创意?最终,“双一流”大学只能作为选择的主要标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第一度偏好”是人力资源的“面子工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在“偏好第一学历”这一简单规则的背后,其实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结构因素。美国学者劳伦里维拉(Lauren Rivera)在美国企业招聘中透露出一种“名校情结”。Rivera研究了美国起薪最高的——家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的校园招聘,揭示了为什么富裕家庭的学生往往能成功通过招聘选拔,最终在“人人都能追求美国梦”的美国社会获得高薪工作。
虽然学习和就业的结果通常被解读为个人野心和能力,但Rivera发现,收入较高、教育质量较高的父母会将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传递给下一代,使他们在高考和进入顶尖行业的竞争中领先一步。换句话说,企业招聘看似是一种能力导向的平等选择,实则是帮助精英完成主导地位的代际传递。因此,“一级偏好”正在创造和扩大新的不平等。
在“第一学历偏好”的背后,不仅包括学生的个人能力、期望和努力,还包括父母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甚至包括他们之间的互动。一般来说,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资源。经济资本为孩子提供教育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选择学校。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优质公立学校过度集中在学区房价格相对较高的地区,而私立学校学费一年几十万元。这些学校师资力量更为雄厚,能够提供更为前沿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大量的荣誉奖、必备课程、体育和艺术项目。重点学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社交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一份学术和课外活动的竞争性简历,这在申请大学或就业时非常有用。
社会资本也有很大影响。一方面,父母社交网络的规模、地位和范围可以成为孩子获得重要机会、信息和资源的途径;另一方面,学生的社交网络更重要,尤其是那些在行业内渗透多年的校友,可以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期望,也可以为如何准备实习和求职提供专家建议。此外,文化资源,即人们用来融入社会环境的各种概念框架和行为框架,也对学生能否成功产生影响
但是,是否意味着家庭背景决定学业成绩早,而学校背景决定工作机会早?不一定。近年来,教育部对高考进行了调整,如取消自主招生、竞赛加分等。很明显,教育改革倾向于优化“平等选择”,而不是加剧“不平等选择”。
高考仍然是年轻人进入大学甚至重点大学的主要桥梁,而学费并不是成绩优异的贫困生在国内追求一流大学的障碍。再者,不是重点大学或非重点大学的文凭决定了一个人的前半生,也决定了一个人的后半生。非一流大学的学生仍然可以通过实习、社工、社会实践等方式弥补自己的不足,一流大学的毕业证书并不能直接给学生提供工作。
「一级偏好」能不能打破?这需要就业政策的正确引导,同时也要从另一个角度深刻反思: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们目睹了经济模式和科学技术的巨大创新。在未来的10年里,我们可能会经历教育体系和文化观念的重大变化。教育将更加强调开放、自信和价值建设,而社会观念也将更加强调多元化的创造力。这才是对“一级偏好”的真正回答,这个过程必然需要各方更多的反思。(燕飞)
(编辑:李、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