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联合工作机制发布《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2月1日,《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联合工作机制评审专家组副组长巴德年院士。同时,记者还采访了一位未参与调查的专家,从第三方的角度谈了相关问题。
审查专家组的任务是什么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在由21家成员单位组成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框架下,科技部、教育部、卫健委、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组织此次联合调查。被调查的论文属于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为确保学术判断的客观性、准确性和专业性,联合工作机制成立了由9名院士组成的高水平评审专家组。著名免疫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就是其中之一。
“联合工作机制由科技部牵头,教育部、卫健委、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中国自然科学基金等相关部门组成。我认为联合调查这件事是合适的。”巴德年坦言,“这九位院士都来自国内生物医学领域最著名的研究机构、大学、医疗机构,愿意接受国家任务,很难找到。联合工作机制交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得出一个经得起推敲、实事求是的结论。”
如何得出没有论文是伪造的结论
调查显示,相关论文“没有发现任何造假行为”。公众非常关注。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在具体的评审工作中,我们遵循事实."巴德年说:“如果有关单位和部门提供的一些事实和证据不足,要求他们限期补充和说明。对于一些需要进一步核实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实地调查。我们在中科院上海分院、浙江大学、海军军医大学、武汉大学等度过了很多时光。查阅了原始记录,并亲自听取了有关方面的陈述和申辩。”
“评审专家组在掌握相关事实和核验证数据后,经过几轮研究判断,召开闭门会议,进行专业讨论,形成结论。只有专家组的9名专家参加了非公开会议。”巴德尼安表示,评审专家组是基于事实做出独立判断的。这个结论得到专家组的认同,是基于事实的专业判断得出的。调查形成的材料有5000多页。整个复习过程严谨,经得起考验。专家组负责学术判断,具体处理不是专家组的任务。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长何明宏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有时候很难判断一篇论文是否具有欺骗性。主要问题是难以获得足够的事实和证据,科学探索不确定。
“在调查过程中,不要预设立场,避免先入为主和片面分析。要多方面收集证据,对可疑问题进行深入客观的分析,在证据充分、逻辑直接相关的基础上确定事实,分清责任。”何明宏说,在分析、推断、认定的过程中,很多环节要相互衔接,防止遗漏重要证据和误判。
“误用图片”和伪造论文有什么区别
调查显示,相关论文“未发现造假”,但存在“滥用图片”。这个应该怎么理解?
“这是专家组讨论的结果,专家组一再受到仔细审查。被质疑的图片是否被误用或篡改,需要明确界定。误用和伪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钡
“还有一些论文的图片确实有问题,但这个问题是是假的还是放错地方了。这是我们花时间最多的。”巴德年介绍,“比如一幅由九幅小图组成的大图,其中一幅小图放错了地方,但是放错地方的小图可以在实验记录本上找到,而且不是假画。我们现场一张一张地看着试卷的图片,了解图片被误用的情况和原因。我们发现,在论文的形成过程中,在编辑部的审核过程中,在论文的发表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被误用的图片。经过这次的质疑,我们发现确实存在图片的误用,但这种误用并不影响当时论文的发表,也不影响研究的结论。”巴德尼安指出。
在何明宏看来,产生大量数据和图片的研究可能存在“误用”。学术问题是专业性的,要依靠同行专家从学术角度基于证据做出判断,包括对证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和判断。
“比如是否有原始数据,论文中的核心要素如数据、实验条件等是否与原始记录相对应,是否有人为的改动。无论纸张的数据是处于原始状态还是经过二次处理,这些处理或改变是
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抑或属于篡改数据。”何鸣鸿强调,这就得靠证据和专家学术判断,看原始实验记录与论文的关联性,要判断对论文结论、论文价值的影响,要看这个图片对论文的新颖性和结论是高度相关或不可或缺的,还是辅助性甚至是关系不大的。“如果人为修改条件和数据以获得所期盼的结果,则属于比较严重的造假。如果图像中多个要素不符合逻辑的高度相似,就得核查作者是否具有原始图片,是否有修改。如果图片的修改是经过翻转、剪接、涂抹、局部删除或添加某些要素,经过人为图像操作(PS),则还需要进一步判断是否造假。”何鸣鸿进一步指出,如果存在大量错误使用,虽然不能定性为造假,但也是一种很不严谨或科研失范的行为。记者了解到,这一点在《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中有明确规定,这也是这一次作出相应处理的原因。
◎科技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