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形成评价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职称制度

作者: 2021-03-01 浏览:

不久前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给高校教师带来了很多好消息:克服了只论文、只“帽子”、只学历、只奖项、只项目等倾向。并未使用SCI(科学引文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前提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推进代表性成果评价,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和青年人才的考核周期.这个,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存在一些不正之风。比如重科研轻教学,职称评聘往往更注重发几篇论文,带几个题目,而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容易被忽视;比如科研水平简单,量化。在评价教师学术能力时,往往更注重发表论文的影响因素和被引率,而轻视论文本身的学术价值;比如评价指标忽视学科差异,公共课教师和思想政治课教师难以申报科研项目.各种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制度和机制的创新。

改革高校教师职称评定,重在“破”。打破“五只”的关键在于打破“只”字。其实论文数量、项目水平、经费规模等等都是评价教师的重要方面,但将其作为职称评定的唯一依据是不科学的。提高职称评定标准,从内容上,要突出教育教学的能力和表现。高校教师的第一身份是教育者,第一职责是教书育人,切实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是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方法上,要进行代表性成果的评价,注重代表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力,避免简单量化,引导教师坚持初心,潜心学习,铸造优质产品。

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改革的难点在于“站”。创新评价机制,必须遵循高校教师的专业特点和发展规律,其中最重要的是进行分类评价,避免“用尺量到底”。具体来说,教师按照岗位类型、学科领域、研究类型、专业类别等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教师的成就、贡献和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可喜的是,一些高校已经开始探索了。

“如果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你将有一个广阔的途径来储存它。”在职称改革的攻坚战中,高校需要充分利用分散的评价权,根据学校制度制定自己的评价方法和实施方案。只有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德、能、绩为导向,形成科学评价、规范有序竞争、择优选拔的职称制度,高校教师才能有收获和成就感,从而激发高校的内生动力和人才创新活力,这对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推进高校治理体制和能力现代化,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日报》 (05版,2021年2月28日)

(编辑:李、熊旭)

THE END

相关资讯

欧陆平台-网站|首页
国际古地理学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立
今日开笔!陕师大连续16年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
四川高校外籍师生走进“彩灯之乡”自贡制作传统宫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