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脉学教育中的“新痛点”
照片由人们的视觉提供
从今年的人大到教育部最近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号文件,学生课外补习、睡眠不足、手机依赖、阅读等社会热点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近日,在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刘健教授、刘鸿运教授团队发布《全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涉及到很多教育上的“新痛点”,比如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课外辅导,睡眠不足。
据悉,该团队已连续7年收集了2638所小学、1322所初中和140所高中的数据,并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科学地“脉动”当前区域教育质量面临的挑战,并从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角度,提出了推进国家“建设优质教育体系”需要注意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农村地区学生手机依赖比例高于城市学生
4月初,河南省信阳市某学校组织学生集体砸手机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视频中,一个学生走到升旗台,拿起小锤子,把桌子上的手机打碎了。面对网友的质疑,学校校长回应大众:因为快高考了,有些家长控制不住孩子玩手机,写了承诺书让学校砸手机。
学生“手机依赖”成为教育的“新痛点”。有人质疑学生是否应该配备手机。一些学者建议学生不要把手机带进教室。
《报告》的一项调查数据直观地反映了这种“依赖”:一所学校近70%的学生有手机依赖或手机依赖倾向。《报告》认为,总的来说,中学生手机依赖比小学生严重。但该团队历年的跟踪数据显示,依赖或倾向于使用手机的学生比例在逐年上升。
这背后不仅仅是校园内学生手机管理不善。《报告》也说明孩子的手机依赖行为受父母的手机依赖行为影响很大。
为了进一步验证结果,该团队设计了一套问卷。他们给孩子提供了“父母对我不耐烦甚至训斥我玩手机”和“父母不注意我做什么因为他们一直玩手机”四种选择,手机依赖的比例大约是对照组的两倍。
刘健发现,“在调查数据中,超过一半的学生反映存在‘父母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拿着手机’的现象,而家庭手机使用规则较差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更高。”
方女士住在北京,是一个典型的“手机依赖”父母。作为一名六年级小学生的家长,方女士的家人早就习惯了不看电视。当她下班回家时,她经常躺在沙发上,看戏剧或者用手机刷Tik Tok。据她观察,家里的孩子也是“机器”,经常躲在房间里用手机打游戏,“什么都听不到”。
《报告》分析,父母有手机依赖行为,子女手机依赖比例几乎翻倍;此外,如果老师更加关注学生,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就会减少。
就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而言,城乡之间还是有明显差异的。
以小学阶段为例,《报告》年的调查发现,城市、县乡镇和农村地区拥有手机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2%、35%和37%。虽然城市学生手机拥有率较高,但农村学生手机依赖和手机依赖倾向的比例最高,为17%,而城市、县和城镇的比例分别为11%和12%。
在中学阶段,即使城市和农村学生的手机拥有率相等,手机用户的比例
“农村地区缺少家长的男女同校可能是严重依赖手机的原因之一。”根据刘健的分析,父母同校程度较低的孩子更容易依赖手机。能够“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共同努力,与配偶合理分配育儿任务”的城市父母比例远高于农村父母。
今年年初,教育部在《报告》中提出,要细化管理措施,允许学生带手机有限制地进入校园。做好家校沟通,学校应向家长告知手机管理的相关要求,说明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要求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子女使用手机的监督管理,形成家校协同。
在刘健看来,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很重要:从言行举止来看,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关于手机使用时长和使用方式的“家庭手机使用规则”;从体育的角度来说,家长要意识到,如果家长对自己的手机高度依赖,那么孩子对手机的依赖也是高度依赖的。他建议“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养成更好的使用手机的习惯”。
补课时间越长学业成绩反而下降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上,有代表关注到,很多家长为了“赢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大量课后辅导班,导致学生疲劳,睡眠不足。与此同时,父母也很痛苦,一些家庭甚至出现了“分散一半财务报告班”的现象。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显示,在小学,22.2%的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小时的课外辅导班,而在初中和高中,
,这一比例上升至32.8%,甚至在部分区县,每周校外补课6个小时以上学生的比例超过35%。补习时间越长,对学生的成绩提高是否更有益?
刘坚带领团队进一步分析发现,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参与校外补课反而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每周参与校外补课时间越长,他们的学业成绩出现了不增反降的现象。
刘坚解释,作业时间与学业表现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当学生投入过多的时间做作业时,其学业进步的程度反而降低了。
以初中阶段为例,有34.9%的成绩优秀初中生每周补课超过3小时。而在成绩优秀的学生群体中,每周参与校外补课的时间越多,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和主观幸福感越低。在成绩中等的学生群体中,也是如此。
近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曾表示,要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秩序,坚决剪断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与校外培训挂钩的行为。他认为,“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提高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校学得更好、学得更足,不至于在学校里解决不了学习的问题,还要到校外去搞补偿性培训。”
课外补习和课内作业是导致学生睡眠不足的最主要原因
《报告》也注意到,“手机依赖症”、课外补习班泛滥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报告》显示,小学生睡眠时间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比例是88.8%,而初中生的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5.7%,有34.2%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
团队成员进一步分析不同区县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发现“家长安排的补习”和“学校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是排在前两位的最主要的原因。
“牺牲睡眠时间不一定能带来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刘坚提醒,“通常我们仅仅关注‘布置作业’‘补课’所代表的时间投入对学生学业的作用,而忽略了一些间接因素。如过多布置作业、过多补课、强调牺牲睡眠时间来学习,事实上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也会产生负向影响。”
团队通过更直观的对比分析发现,在小学阶段每天睡眠时间在9-10小时的学生,根据专业量尺分数转化,他们每个学科的平均学业成绩为588.2分,而睡眠时间在8小时及以下的学生平均成绩下降了66.6分,初中阶段数据也有同样的趋势。
参照国际同类大规模测试的分数转换方式,“这相当于每天少睡1-2个小时的学生,比充足睡眠者少接受约1.7学年的学校教育。”刘坚解释。
团队在调研中发现,不同学年段的学生反映,当自己的睡眠不足时,第二天上课会出现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研究报告表明,通过‘奋战到半夜’来提高学习成绩是得不偿失的。”刘坚说。
在前不久举办的“世界睡眠日”的一次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也曾提到青少年的“缺觉”问题。他认为,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及脑智力的发育,严重的或可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陆林建议,高中生要睡够8个小时以上,初中生要睡够9个小时以上,小学生则要达到10个小时左右睡眠。
近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的通知》也提出了明确学生睡眠时间的要求,要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报告》也在为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找方向、找方法。综合分析了学生睡眠、早餐、体育锻炼、阅读习惯及父母对子女生活的关注程度等影响因素后,团队建议,若能基本保障睡眠、规律早餐、保证每天体育活动时间、每天阅读半小时、父母关注子女生活,则有91.5%的小学生和84.1%的中学生会感到“幸福”。而每缺乏其中一项“保障”,中小学生幸福感的比例则下降10%左右。
更多的教育问题还要进行深入研究。
“如今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正迈向3.0时代。”刘坚说,劳动教育、班额问题、校园欺凌等社会热点,已被纳入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数据结果分析为基础教育发展共性问题提供了科学“指挥棒”。
如何用好数据结果,找到教育“新痛点”的有效解决途径?刘红云认为,不仅要基于大数据“自下而上”的探索,也应“自上而下”地对教育政策和成长规律深入分析,建立高效的区域教育监督和反馈机制,完善评价方法,促使问题早日解决。
针对未来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发展趋势,刘红云建议,可以利用计算机、移动App等,改进数据收集的方式,还可以尝试应用多种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更深入探讨多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带来的复杂影响,进一步挖掘教育问题背后的“冰山”。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