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家长注意,儿童安全座椅已入法
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不安全法》)正式实施,其中第18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并采取为儿童配备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伤害”。这标志着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首次被纳入国家立法,这反映了国家对儿童健康旅行的重视。
在大量因交通事故造成儿童伤亡的案件中,未使用安全座椅或安全座椅使用不当是重要原因。《中国儿童交通道路安全蓝皮书》显示,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死亡率是安装安全座椅儿童的8倍,受伤率是安装安全座椅儿童的3倍。
“通过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大多数伤害可以避免,或者伤害程度可以减轻。”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一级巡视员宋文珍日前在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研究中心举办的“儿童乘车安全法治共治”研讨会上说。儿童安全座椅会带来哪些影响,如何更好的保障儿童健康出行?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安全座椅可有效减轻儿童交通意外伤害
儿童安全座椅,也称为儿童乘客约束系统,是专门为不同身高和体重的儿童设计和保护的。近年来,我国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家庭越来越多,但总体情况仍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中国交通事故造成的儿童死亡呈下降趋势,但总量仍相对较高。”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机动车安全研究室主任周指出,我国儿童安全座椅的利用率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这与家长意识、法律约束、宣传教育、产品使用不方便等因素密切相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在报告调查的175个国家中,有84个国家制定了关于儿童乘客约束系统的国家立法。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儿童安全座椅的配备率达到90%甚至99%。
中国“十四五”计划提出了“有效保障儿童生存权和发展权”、“减少儿童死亡”的目标。深化儿童乘车安全制度有利于降低交通事故中的儿童伤亡率。
中国汽车科技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儿童座椅总检测工程师徐哲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一个答案:“如果不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一旦发生剧烈碰撞或紧急制动,10公斤重的儿童往往会产生数百公斤的体重。惯性力,所以肯定会飞出去。”
“如果父母抱着孩子坐在后排,车内的物体在碰撞的瞬间也会产生30~50倍于自身重量的惯性力,让父母难以抱持。即使你足够幸运没有完全飞出,父母的身体也会压迫孩子,导致孩子撞到前座,受到很大伤害。”徐哲说,“此外,父母和孩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安全气囊打开后,会造成孩子头颈部错位,甚至导致死亡。"
在中心儿童碰撞试验中,结果表明,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以有效约束儿童身体,防止儿童飞出车外。当儿童因位移过大而与车内其他物体发生二次碰撞时,安全座椅也会起到明显的保护儿童头部、颈部、胸部和腹部的作用。
目前,我国有20多项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地方性法规。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说:“在《不安全法》中使用‘应当’一词来装备儿童安全座椅,也就是说,这是一项强制性义务,从根本上解决了法律依据的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订和各地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细化,将起到示范的先导作用和上位法的指导作用。”
预防儿童交通伤害要综合施策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实施。由于非保险法的性质和长度,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规定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童立华说:“不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地方未参保条例、道路交通条例,其实是一个法律体系,很多问题不是一部法律就能解决的。未来《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订,包括地方无担保法规和地方道路交通法规的修订,应使儿童安全座椅法规更加细化,更具可操作性。”
今年3月,公安部公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草案,改变了过去部分地方立法中4岁的年龄标准,但以身高为标准,要求“身高不足140 cm的乘客乘坐家庭乘用车时,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儿童安全座椅或者助力垫等约束系统”。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妇女办主任汪洋表示:“这样既考虑了安全现实,又便于执法实际操作。如果能通过,将有助于推动未成年人安全保护制度的实施。”
儿童交通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预防儿童交通伤害方面,我们必须全面落实政策,多管齐下。”宋文珍介绍,近年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预防和控制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十大策略”:加强对儿童的监管,提高儿童的醒目程度(如让儿童戴安全帽、穿带有交通反光标志的衣服),提高儿童的风险识别能力,使用安全约束系统(包括安全座椅、安全带、头盔),减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违章行为,以及学校周边区域。
宋文珍强调:“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掉以轻心可能会变成难以承受的痛苦。孩子的生命安全没有其他概率,只有0%和100%。”
(记者,本报记者)
陈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