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迟来的“毕业季”

作者: 2021-07-08 浏览:

原标题:晚“毕业季”

7月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广场的台阶上,2020届毕业生举办了一场迟来的毕业歌曲音乐会,三个女孩拿着手电筒自拍。当日,中国人民大学为2020届毕业生补办学位授予仪式,3433名毕业生返校。

7月4日,返校的2020届毕业生在中国人民大学校门口的横幅下合影。

7月4日,几名2020届毕业生站在中国人民大学党旗雕塑前。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成了很多毕业生拍照打卡的地方。

7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世纪堂学位授予仪式上,2020届的几位毕业生合影留念。

7月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世纪堂2020年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上,孟新宇为未能返校的舍友们做了一个人形小摊。

7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用于为毕业生提行李的专车改为校园游览车,载着2020届毕业生返校参观校园。

7月4日上午,在中国人民大学,返校的2020届毕业生在室外领取了鸭舌帽和长袍,并试图当场更换。

7月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下午气温高达36。因为没有宿舍午休,四名2020届毕业生坐在食堂门口的阴凉处,旁边是学校发放的纸袋,里面有纪念贴、餐券等物品。

7月4日,2020届哲学系毕业生李福(右)在中国人民大学与班主任敬酒。去年毕业后,他留在学校攻读硕士学位。

ext-align: center;">   7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附近的一处宾馆,回京参加学位授予仪式的2020届毕业生宋继元带着行李准备离开。

  刘洋飞奔赴了一场只有12个小时的“毕业季”之约。他带着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从深圳乘飞机赶到北京。7月4日,参加了学位授予仪式、班级聚餐,跟同学们合完影后,还没来得及去听一听广场上的毕业歌会,他就乘当天的红眼航班匆匆返回——已是一名公务员的他,第二天周一还要按时上班。

  作为2020届毕业生的一员,这是他迟到一年的“毕业季”。

  7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为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未能返校的2020届毕业生补办了一场学位授予仪式。去年毕业的7758名学生中,有3433人从天南海北回到熟悉的校园。这一年来,全国不少高校都完成了对2020届毕业生的承诺,补办了毕业仪式。

  为了迎接毕业生归来,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多处悬挂着写有“2020届”字样的红色横幅;学校为每一位返校的学生制作了印有校内景点的专属贴纸;食堂准备了免费的毕业餐:牛肉作为第一道热菜打头阵,寓意每个人都能“牛年大吉”。

  这一年里,有人继续升学,有人步入职场,有人去远方支教,也有人处在“间隔年”的状态,思考着未来的方向。与寻常毕业季的别离伤感不同,这次相会充满了重逢的喜悦。大家彼此寒暄,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过去这一年你在做什么?过得怎么样?

  这场毕业的仪式,刘洋飞从去年4月一直盼到现在。原计划于去年6月下旬举办的毕业典礼,由于疫情反复最终转为线上直播,除了少量返校的志愿者,大多数2020届毕业生未能如约在校园相见。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2020届毕业生李想在补办毕业仪式的前一天晚上从四川来到北京,在学校附近的宾馆住下,他带了一个行李箱和一个蓝色的大背包,里面装满了送给老师和同学的礼物。信息学院的叶加白为了返校,抓紧在老家的社区接种了新冠疫苗。

  “今年这场迟来的‘毕业季’就像一次温暖的家庭聚会,我们这一年中所有的思念,包括之前缺失的告别,都在这场补办的典礼中弥补了回来。”2020届毕业生杨明聪说。毕业后,他参加了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云南兰坪的一所中学支教。不久前,他从云南飞赴北京,参加了天安门广场上举办的建党百年庆祝大会,又回到学校参加毕业活动。短暂的停留后,他又坐上返程的飞机,继续投入到支教工作中去。

  这场迟来的“毕业季”如同一张渔网,把走向四面八方的毕业生从各自的生活中“打捞”起来,但仍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缺席这次重逢。

  有人主动选择了“不参加”,把记忆留给过去;也有人因为现实原因未能成行。哲学院的孟欣宇有两位本科室友由于留学和工作原因无法返校,她特意制作了两张人形小立牌,用红笔和黑笔描出了“学士服”。在学位授予仪式现场,她用这种方式跟室友拍了一张“特殊的合照”。

  艺术学院2020届毕业生龚泽目前在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反复,错过了报名返校的时机。7月4日这天,他加班结束后打开手机,便被“毕业朋友圈”刷了屏,作为班里仅有的3位未到场的同学之一,他开着视频与老师同学合了影。“只要我没参加毕业仪式,我永远还是那个大学生。”龚泽说。

  在明德广场上举办毕业歌会,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年毕业季的“传统节目”。为了弥补2020届毕业生的遗憾,今年返校前,同学们在微信群里自发筹集物资、征集曲目、申请场地,促成了这场迟来的毕业歌会。

  手机闪光灯在夏夜里汇成星河,有同学带领着大家合唱《国际歌》《我和我的祖国》;有人自告奋勇,演唱了《再见》《老男孩》等承载着毕业记忆的旋律。即将零点时,有人点播了一首《难忘今宵》,全场合唱结束后,人群中响起一声“国民表率”,其他人立刻回应“社会栋梁”。这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镌刻在很多同学心底的精神向往。

  午夜将至,人群涌出校门,校园逐渐恢复平静。短暂的重逢后,2020届毕业生又将回到各自的生活。

  2020届毕业生宋继元和曾经的室友回到学校附近的宾馆,为了参加这次毕业仪式,他和室友分别从河北张家口和四川德阳赶到北京,两个人挤在单人床房“凑合”着住。第二天,他们在学校附近漫步,在上学时常去的商城看了一场夜场电影,第三天下午坐火车离开了北京。

  宋继元随身的行李包中只有一把雨伞、一副耳机、一部手机和充电器,就像一次寻常的出行。“其他的都不重要,我就是回来见见老同学。”他说。

  (文中部分受访对象为化名)

  王一凡 李铁林 摄影报道

(责编:郝孟佳、温璐)
THE END

相关资讯

欧陆平台-网站|首页
国际古地理学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立
今日开笔!陕师大连续16年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
四川高校外籍师生走进“彩灯之乡”自贡制作传统宫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