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年院士卢元久:让青年擎起航天事业的大旗
6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七一勋章”授牌仪式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101岁顾问陆元久院士,是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他首次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创造性地运用自动控制的观点和方法讨论陀螺和惯性导航的原理,为“两弹一星”工程和重大航天工程建设做出突出贡献;他是我国著名的惯性导航和航天器控制专家和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还有一个珍贵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
这位百岁老人的一生是传奇的:他出生在旧中国风雨飘摇的年代,在战争中上学,出国深造,并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后来,他冲破阻力,回到祖国的怀抱,并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科研一线.
卢元久最关心的是年轻一代的科技工作者。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在炮火中学习,在荆棘中开拓,把最宝贵的生命献给国家和民族。希望新一代中央企业科技工作者把创新当作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
"陆院士注重人才培养,在航天专家中享有盛誉."“让年轻人‘进步更快’,把航天事业的大旗代代举起来,是陆元久的夙愿。”周围人评价卢元久。
1984年,卢元久任原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委常委。在他的质疑下,航天系统自行培养高学历人才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航天人才断层问题也逐渐得到解决。2005年发表文章《航天人才科学作风培养》,受到航天科技集团领导高度关注,立即部署实施。
关注年轻人与卢元久自身的学习和成长经历有关。
上世纪80年代,那些去麻省理工留学的年轻人了解到,有一个中国人在这里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他给美国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人就是卢元久。
1937年,卢元久一进大学,就有消息说北平发生了七七事变。8月,他去上海参加考试,很快就发生了“八一三”事件。日本飞机把上海炸成了一座破墙。这时,从南京迁到重庆的中央大学给卢元久发了毕业通知书。
炮火中,卢元久溯河而上,经武汉、宜昌直抵后方重庆。作为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陆元久和他的同学们成为第一批系统学习航空技术的中国本土大学生。
20世纪40年代中期,有消息传来,将举行公费留学考试。卢元久白天工作,晚上努力学习,终于拿到了第一批公费赴美留学的学生。
当时太平洋航线上布满了地雷,所以他只选择了印度洋和大西洋航线,从重庆飞到昆明,再从昆明飞到印度加尔各答等船,等了两个月。没有艰辛,环游半个世界是很自然的,但与卢元久执着的理想相比,这些只是他人生中的小插曲。
卢元久被分配到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他看到专业目录里有一个仪器专业叫——,学的是惯性导航。这个专业需要学习新课程,也需要考个合格才能完成论文。它的困难使得申请人很少。
"既然你已经到了美国,你必须学点新东西。"喜欢尝试和挑战的卢元久选择了仪器仪表,成为著名自动控制专家C S .德雷珀教授的第一位博士生。在惯性之父n的带领下
1949年,大洋彼岸的卢元久迎来了两件喜事:一是拿到博士学位,二是与美国硕士、安徽同乡王焕宝结婚。获得博士学位后,29岁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副研究员、研究工程师,继续在导师课题组从事研究工作。
此时,新中国已是一片废墟。卢元久知道,是时候为国家做贡献了。
然而,卢元久与新中国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困难:一是中美两国没有外交关系,无法办理回国手续;第二,他从事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秘密。美国当局强迫他持有绿卡永久居留,不可能让他回中国。
1950年,他辞职了
科研小组,转到一个研究原子弹爆炸破坏效应的实验室,密级降低了。1954年,为了彻底扫清回国的障碍,陆元九离开实验室,到福特汽车公司研究所进行民用科技研究。此间,陆元九参加了多项先进科技项目的探索,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一辆气垫车。事业的成功,并不能减弱陆元九的思乡情怀。机会终于来了,中美达成了协议,用战争中的美国俘虏换取中国留学人员回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借此机会于1955年10月返回祖国。
当押解他们的警察离去,陆元九站在深圳河边祖国的土地上,回望短短几十米的罗湖桥,不禁百感交集:回国的路看似平常,可他竟走了11年!回想在国外没有身份、受人欺侮的经历,他无比畅快,真想大喊一声:“祖国,我回来了!”
回国后,陆元九与新中国第一批科技工作者,共同开创了我国的自动化领域,为“两弹一星”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他还为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规划和论证作出重要贡献。
陆元九个性直,他经常受邀参加各类评审会、研究生论文答辩等会议,一听到陆元九要参加,大家都格外紧张。
陆元九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时的一名学生后来进入航天系统,与他共事,为了技术问题,陆元九有时与学生争得面红耳赤,但师生俩并没有丝毫不愉快。
大家都知道,陆元九“个性倔,本质特征就是‘要求严’”。这种严格来自对航天产品的负责,“上天产品,99分不及格,相当于零分。100分才及格,及格了还要评好坏。”
陆元九的一生推动了我国惯性导航事业的跨域发展,也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才。
十一年前,在他90岁大寿之际,他的“大龄”学生们发来祝福,其中写道:“尽管我们现在都已年过古稀,但我们多想再在教室里听您讲述各种‘原理’。”
陆元九一生简朴,他把自己的积蓄毅然捐了出来,资助科学研究,这些钱寄寓着这位老院士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在他看来,青年始终是未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