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硕士研究生人口特征调查
2019年12月4日晚,在距离2019年考研不到20天的郑州,考生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一栋教学楼内进行背书复习。图片由视觉中国提供(资料图片)
硕士研究生每周体育锻炼时间
硕士研究生自我评价的家庭背景
近年来,“考研热”居高不下。目前,我国研究生人数已超过300万,其中研究生比例超过85%,占绝对优势地位。
2021年是我国学位条例实施40周年。从恢复研究生教育初期的只有1万人,到现在的100多万人,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已经从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人才,转变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各行各业的高层次人才。与更高层次的博士教育相比,硕士教育受到的关注较少。当前,研究生教育正处于规模扩张、结构变革的新时代,质量是其发展的关键。
硕士研究生有什么特点?对学习的投入程度如何?传帮带是什么体验?有什么科研实践的经验?生活和健康怎么样?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有什么区别?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启动了全国SDOMS调查。课题组根据生源培养院校比例、地区比例、学科比例和学术专业学位比例的总体分布情况,选取全国53所高校(包括“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普通高校)开展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0497份。
超七成硕士生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
经过几轮扩招,研究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据课题组调查,硕士研究生中女性比例为53.7%,超过男性。63.0%的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大学前农业户口占55.1%,超过非农业户口。56.1%来自农村、乡镇、县,超过地级及以上城市。76.2%的大学生属于第一代家庭,略高于相关调查中本科生的相应比例。
与家庭背景相比,38.9%的硕士研究生是政治党员,是全体公民党员比例的5.8倍。硕士研究生在本科学习中名列前茅:33.9%的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双一流”高校,约为全国“双一流”高校招生比例的7.2倍。22.8%的硕士研究生本科学业成绩处于专业前10%;70.3%在专业排名前30%。
总的来说,虽然硕士研究生的家庭背景处于中下水平,但他们的政治进步和学前成绩处于较高水平。超过70%的硕士研究生是为了“提高综合素质”和“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而学习,而只有3.9%的硕士研究生是为了“学术研究兴趣”而学习。
课题组认为,研究生教育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提升人力资本、实现社会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只有极低比例的硕士学生进入研究生院。虽然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后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却给以科研为导向的传统培养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大学和导师如何在坚持传统和与时俱进之间保持平衡,将极大地影响研究生的体验和收获。
研二成为学习投入的“洼地”
课题组从时间投入、课程投入、科研投入和情感态度投入四个方面对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投入进行了测量。
在时间投入上,硕士研究生平均每天的分配时间从高到低依次为课程学习、科研学习、自主学习、学生活动和有偿工作。硕士研究生普遍勤奋,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参加任何学生活动(46.1%)和有偿工作(62.2%)。不同层次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时间投入存在较大差异。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学生活动和有偿工作上花费的时间比“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多;但“一流学科”大学的科研和自学时长,要比“一流大学”和普通大学长。
研究团队发现,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投入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具体而言,在情感态度投入方面,硕士研究生在成就感、价值感、自我规划和自我效能感方面表现良好;课程投入方面,硕士生听课、完成课程作业表现良好,但课前准备、课堂言语互动、课后交流讨论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在研究和学习投入方面,硕士研究生在自学文献和构建新知识方面表现良好,其次是研究兴趣和对前沿的关注,但在积极撰写论文方面得分最低
。与就读大学的学术层次相反,普通大学的硕士生被认为在课程学习和科研学习投入上均超过“双一流”建设大学。从年级差异看,硕士生的科研学习和情感态度投入呈现出典型的U型特征:研一与研三学习投入高,研二成为学习投入的“洼地”。从性别差异看,男生在科研学习投入上高于女生,在课程学习投入上则低于女生。从动机和目标差异看,内部动机(如提升自身素质、科研兴趣)读研的硕士生学习投入高于外部动机(如找到更好工作、提高学历)读研的硕士生;有继续攻读博士意愿的硕士生学习投入高于无读博意愿的硕士生。
课题组分析,无论是在课程学习和科研学习上,硕士生投入的主动性都需要提升。因此,导师不仅要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还需要充分激发硕士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引导硕士生主动投入。
八成以上硕士生没有更换导师意愿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高质量的导师指导对研究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调查发现,单一导师制是指导的主要形式(70.6%),校内外双导师制位居其次(21.0%),校内导师集体指导制仅占8.4%。导师指导硕士生的规模分布较为均匀,但有约30%的导师指导全日制硕士生超过8名。导师指导频率较合理,有超过一半的导师指导频率在每周一次或多次,但也有约20%的导师一个月及以上才指导一次学生。
课题组将导师指导行为分为学术指导、情感支持和德行规范三个维度。具体而言,九成左右的硕士生没有体验过导师言语斥责和辱骂、恶意拖延毕业等不符合德行规范的行为;在学术指导行为上,八成左右的硕士生认为导师能指导学生参与项目、对小论文进行细致修改并对选课以及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在情感支持行为上,九成左右的硕士生认为导师能关心学生的生活以及成长、对学生的问题困惑进行耐心疏导,但也有部分硕士生认为导师指导的积极性不够。
八成以上的硕士生认为导师指导的积极影响“较大”或“非常大”,没有更换导师的意愿,并且近九成的硕士生愿意向其他人推荐跟随自己的导师就读。课题组分析,这种影响存在维度差异性:积极影响较大的体现在科研规范、为人处世之道、学科知识等方面,而在求职就业、学术自信与科研兴趣方面,导师指导的积极影响相对较小。这种差异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导师的经师人师角色,也反映了导师的指导观和指导偏好。
硕士生的“研”字底色还不够鲜明
研究生教育需要突出一个“研”字,硕士毕业生需要有从事科研工作或承担专业工作的能力,因此,科研与实践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主要途径。调查发现,在课题参与上,超过一半的硕士生未参与过任何课题研究,约两成的硕士生能独立或在导师指导下承担课题研究,有一成的硕士生仅能承担资料查阅等辅助性的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参与比例随年级上升而上升,一二三年级的参与比例分别为33.7%、59.5%和69.9%。在学术活动上,仅有一成的硕士生有过投稿会议且被接收或做学术汇报的经历;超六成的硕士生仅作为听众参会;还有近三成的硕士生未参加过任何学术会议。此外,有超七成的硕士生未参加过任何学术或学科竞赛。在研究成果上,有近八成的硕士生尚未有任何公开的成果发表,但也有部分硕士生发表过普通期刊论文、SCI/SSCI/CSSCI/核心期刊论文或取得专利。
课题组认为,无论是从课题研究、学术活动还是科研成果看,硕士生教育的“研”字底色还不够鲜明。除硕士生自身需要提高科研的主动性外,大学和导师需要给他们更多的科研训练机会和科研资源支持,以合力提升研究生的科研体验。当然,对于部分硕士生的培养是否需要淡化科研色彩,也值得进一步讨论。
在实习实践方面,有近三成的硕士生有过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习实践或挂职经历。其中,企业实习占比最高,其次为学校和其他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实习。超四成的硕士生主要依靠自己寻找实习机会,其次为导师推荐和院系安排,随后为他人推荐或其他途径。
有实习实践经历的比例随年级上升而上升。近七成硕士生认为实习实践经历对其求职就业“有较大或非常有帮助”;约六成硕士生认为实习实践经历对其学位论文写作有“有较大或非常有帮助”。此外,还有极少部分硕士生在读期间有过创业经历。
课题组认为,由于实习实践经历对研究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学应该提供更多制度上的支持,变个体行为为组织行为,帮助硕士生熟悉专业就业环境,更无缝地实现就业连接。
超八成硕士生的月生活费支出在2000元以下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证硕士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在生活支出上,除去电脑、手机、衣饰等大件消费支出外,超八成硕士生的月生活费支出在2000元以下。
家庭资助仍然是硕士生就读时的主要资金来源。课题组认为,目前500元/月的国家助学金标准尚不能覆盖硕士生的基本生活支出,需要进一步提高资助力度,以保障其安心求学。
在体育锻炼上,硕士生平均每周锻炼6小时以上的仅占7.8%,绝大多数每周锻炼时间不足3小时。硕士生体育运动的意识和习惯表现不佳。在健康睡眠上,有近五成的硕士生在夜晚12点之后入睡,11点之前入睡的仅占13.3%。过半的硕士生认为自身睡眠质量一般或差。课题组分析,硕士生存在较为普遍的熬夜和作息不健康现象。
课题组调查发现,硕士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仍有10%左右的硕士生经常或总是感到“不快乐;消沉、无法集中精力做事;悲伤、难过;紧张、过度担心;或生活没有意义”。
位居硕士生心理压力来源前三位的分别是论文写作与发表压力、就业前景压力以及课程压力。有近七成的硕士生选择独自调节排解压力。在出现前述不利情绪时,约90%的硕士生可以自己调整,约80%的硕士生可以在朋友、同学及家人的帮助下调整,认为导师、其他教师或辅导员能够提供帮助的比例约为70%。
课题组研究发现,硕士生的体育锻炼时间、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对于少数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但难以调整的硕士生,需要进一步研判问题程度和影响因素,也需要大学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
专硕与学硕的学习和发展有何差异?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是过去10年以及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战略。到2025年专硕招生规模将扩大到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分类培养的制度安排是否体现在专硕和学硕的学习与发展状态上?
简单来说,专硕在科研学习时间和投入度上均低于学硕。与学硕相比,专硕教育一般更重视课程的作用以及知识的应用,对科研及论文以及知识创造的要求一般会稍低于学硕。这或许是两类硕士生学习投入差异存在的原因之一。
从导师指导看,专硕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的比例为34.9%,高出学硕27.4个百分点。从指导频率看,专硕所受“每周一次或多次”指导的比例要比学硕低6.4个百分点。在对导师三类指导行为的评价,以及导师指导的积极影响上,专硕和学硕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从科研与实践经历看,在课题参与上,学硕的课题参与率为53.6%,高于专硕10个百分点。其中,学硕的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参与率均高于专硕。横向课题更多是为了解决行业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让专硕参与横向课题对于培养他们的专业工作能力极为重要,但在实际培养中,专硕的这一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出来。在学术活动的参与上,专硕参加学术会议的比例低于学硕约5个百分点,并且投稿被接受以及做报告的比例也低于学硕约4个百分点。在科研成果上,专硕发表成果的比重比学硕低约7个百分点。在实习实践方面,专硕参与专业实习实践和挂职的比例为37.0%,高于学硕12.3个百分点。可见,专硕在专业实践参与比例上要高于学硕,但在科研参与的比例上则低于学硕。这基本符合专硕的培养定位,但专硕参与横向课题的比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能力增长和就读满意度看,专硕的评价均显著高于学硕。总之,目前学术与专业学位分类发展在教育过程上有较大程度的体现。专硕和学硕“地位等同但类型不同”的定位是较为清楚的。并且,在诸如满意度等很多发展指标上,专硕还优于学硕。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专业学位更专业、学术学位更学术方面还有不少改革空间。比如在专硕的访谈中,有毕业生指出企业希望招聘的是“即插即用”型的高层次人才。大学和导师需要通过更紧密的产学研联系来应对这种变化。
(课题组负责人、执笔人:彭湃,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