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徽农业大学:六十位农学专家带给学生“接地气”。
今年夏天,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授李桂婷带着“三农”团队进村时,被团团围住。学校有159支团队和1600名师生,他们前往10个省27个市的149个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了弥补生产实践课程的不足,学校从全校选拔了60多名服务“三农”技术精湛、工作热情高的专家,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开展技术指导。
“这么多老师和学生下去,光看现场不好。敲锣打鼓一阵风无效。关键是让学生了解农业,爱上农业。希望每次‘三农’社会实践活动中,都有一群学生把心放在农村。”党委副书记裴树东说。
在当地的第二天,李桂婷一大早就带着学生们出了场。一个种粮大户早早地在田里等着:“李小姐,昨晚我想见你。请帮我看看这片土地出了什么问题。玉米长势不好。”李桂婷走进地里,拿着玉米秸左顾右盼,扯下一片叶子,问学生杨浩宇:“你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叶子上那一排的洞可以看做害虫,但是什么虫子,怎么防治,没有答案。李桂婷环顾四周,笑了笑,但没有回答。看到同学们束手无策,他接过话:“这是玉米螟引起的玉米叶片的典型症状,也叫钻心虫。当叶子年轻时,它们会遭受虫害,长大后,它们会显示出整齐的洞排。为了预防和控制这种虫害,需要对症用药。”
在接下来几天的实践中,当地很多种植大户和村民都用自己的农作物病害样本咨询了实践小组。李桂婷带着学生仔细观察症状,询问发病时间和具体情况,并在查明病因后,叮嘱村民采取种子消毒、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等措施。也有几个农民从邻县跑来求教。
看到老百姓焦急地走来,高兴地走去,看到农民和李桂亭之间“朋友般”的关系,杨浩宇和同学们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种做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农民对科技的渴望,将来一定能把农业做好。"
7月是草莓育苗期,农户魏胜霞的草莓在栽培育苗过程中遇到病虫害。园艺学院“三农”实践组的一位同学明确表态,但聊了很久,农民们还是一头雾水。当指导员许文娟看到不对劲时,他告诉农民:“肥料应该分解,土壤应该消毒,补充有益微生物。”三句话,农夫听懂了,连连道谢。
“对病情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病因千差万别,所以你要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所以你要经常去实地观察。与农民交流也必须使用农民的语言。农民如何理解课本上的单词?”许文娟解释道。
今年夏天,理工学院研究生组成的“三农”团队还特意将自主研发的玉米气动免耕高速播种机带到皖北试验站,希望在广阔的田间地头“一试身手”。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终于有机会在大田尝试一下。通常的实验都很琐碎,这次是‘真枪实弹’。”组长、研究生周国安和组员没想到播种机刚进田就出现了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发现零件因长途运输而损坏。
快要修好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周国安第一个在雨中钻到机器下面,躺在泥里更换零件,他的手也磨破了,所以他换了别人。没有人抱怨或退缩。
“我认为我们必须有强大的动力去做科研和农业。这是我们团队长期以来的研究成果,我相信我们团队的能力。”很快马赫
不仅要在农业生产中检验科技成果,还要让农业大学的学生在农村“爬行”。在这次暑期实践中,学校给每个团队定了一个规矩,就是不住酒店,住农户,吃农家饭,和农户一起劳动,让学生真正走进田间地头,触摸农业,感受农业形势。
据该校党委书记江春介绍,在田间地头磨砺是农业大学学生的“必修课”。大学要始终坚守“农”字,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把乡村作为育人的广阔舞台,把学生从课堂送到田间地头,引导学生学习爱农第一线的“思政课”,服务乡村振兴田间地头的“实践课”。
党史宣讲、农业考察、技术服务、教学实践……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始终贯穿着一条“农”的主线。“我们也很高兴看到,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增强了志向、斗志和信心,成为‘一懂两爱’的农业人才,这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江春说。
通讯员曹磊中青日报中青网记者王。
(编辑:郝、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