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小学咨询网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上海高校多措并举让垃圾分类“新时尚”变成“好习惯”

作者: 2021-10-09 浏览:

原标题:上海高校多措并举把垃圾分类“新风尚”变成“好习惯”。

上海高校多措并举让垃圾分类“新时尚”变成“好习惯”

具有数据传输和共享功能的智能IOT环卫垃圾箱。图片由复旦大学提供

2008年10月8日(记者陈静)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上海的一种新时尚,也是上海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8日获悉,不少高校正在不断探索长效机制,进行创造性创新,让“新风尚”变成“好习惯”。

在复旦大学,记者看到了具有数据传输和共享功能的智能物联网环卫垃圾箱。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75组智能物联网环卫垃圾桶构成了覆盖4个校区的垃圾分类“物联网”。通过对设备位置、状态、交付次数、比例的统计分析,学校可以实现分类、交付、收运的全过程管理。

学校引进上海市科委科研项目,在垃圾压缩站安装了消毒除臭环卫一体机。这套设备不仅能杀灭干湿垃圾、垃圾桶、地面等表面的细菌和病毒。通过雾状沉淀,并有效去除异味,还能通过高压冲洗水龙头对垃圾房外部场地的地沟和渗液进行主动冲洗、杀菌、除臭,大大提升了校园环境的卫生。

“老料院”与周边绿化、小景融为一体。图片由上海音乐学院提供

复旦大学不断探索厨余垃圾现场资源化处理,引进了一套具有多项新环保技术的厨余垃圾智能处理系统,实现了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据初步统计,使用该系统后,全校厨余垃圾产量减少6%左右,源头减量效果显著。

在上海音乐学院,集中投放点的垃圾房被称为“旧材料条款”,成为师生在网上名人拍照的打卡点。记者踏入“老料院”时,空气中没有一丝异味,地面也是淡淡的。整个“旧料院”与周边绿化、小景融为一体,再生轮胎涂上不同颜色,镶嵌在周边建筑墙面,与休闲长廊的圆弧造型相得益彰。据介绍,零星维修剩下的木块没有浪费,组合在后勤工人手中,有的成为日常休息座椅,有的成为屋檐装饰品。

在“旧料场”,记者了解到,有一个大家伙,每天“胃口好”,他“吞下”的是臭气熏天的湿垃圾,产出了一个营养丰富的“好宝宝”。是湿垃圾就地回收的无害化处理装置。将原本需要送出处理的湿垃圾进行粉碎发酵,绿色环保节能,变成了养花种草的有机肥。据上海音乐学院介绍,自今年年初开学以来,汾阳校区产生的湿垃圾全部被其消化处理。目前,零陵校区湿垃圾处理项目预计2022年1月投入使用。

在同济大学,记者了解到,学校全面引入了两网融合的“爱分类、爱回收”垃圾分类服务,在学校教学生活区设置了33个智能回收装置。数据显示,同济大学2020年完成回收825吨以上,从源头上减少和回收了垃圾,大大减轻了后期垃圾运输的压力。去年同济大学师生多渠道提现,结算金额达82万余元。

上海市教委8日表示,“上海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成效监管平台”于今年秋季学期正式上线,该平台整合了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的实际数据

THE END

相关资讯

欧陆平台-网站|首页
国际古地理学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立
今日开笔!陕师大连续16年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
四川高校外籍师生走进“彩灯之乡”自贡制作传统宫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