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孙静)今天,记者从首都师范大学获悉,由第一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康利英教授主持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近日召开开题论证会。
据介绍,该课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家校社合作教育”领域的第一个全国性重大课题。围绕我国如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一根本问题,从理论、政策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协同育人机制的价值追求、路径选择和机制创新,力图构建权责清晰、层次合理、合作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兴山表示,“家校社合作教育”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服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内疫情期间,数亿学生的“停课不停学”凸显了家校社共育的重要价值和迫切需求。他希望调研组围绕家校社共育中的重大政策问题、重大改革问题、重大民生问题,广泛深入开展调研,加强成果应用,努力生产出精品、拔尖产品,全面系统解决新时代家校社共育中的主要矛盾,为政策和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记者了解到,本课题由五个子课题组成,遵循“经验理论行动”的逻辑。子项目1从实际问题分析入手,对未成年人发展、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协同教育机制建设等进行大规模调研,为机制完善、重构、完善、创新提供数据支撑。子课题2,从国际比较的角度,从全球视角把握合作教育机制建设的国际趋势和典型模式,为新时期加强我国合作教育机制建设提供“他山之石”;子项目3从理论层面回应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机制的根本要求,阐释了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背景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机制的理论内涵;子课题4按照“总体机制设计——关键机制突破3354创新机制深化”的逻辑研究机制体系建设;子项目5采用行动研究,选取北京市海淀区、四川省青羊区、广西防城港市、江西省益阳县作为实验区,尝试在实践中检验项目的研究成果。最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同育人模式和创新机制,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编辑:鲁文、博陈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