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全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自2016年12月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山东财经大学坚持以立德庶人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推进“三教”改革,全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走出“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子。
学校结合财经类院校实际,围绕高素质财经类人才培养目标,总结凝聚了“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即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过程训练的全方位合作教育的综合教育理念, 与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课同向行走,贯穿全链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提高立德树人实效。
学校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重点,积累形成了“三千计划”(大学生社会实践成“千村千社千企”),是实践教育的特色品牌。通过理论探索、教学实践、积累总结,注重现场教学、体验式学习、渗透式教育、多元化评价,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属性。“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将把立德庶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到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链条。
探索“实践思政”着力点
加强顶层设计。学校制定了《山东财经大学关于加强实践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将实践性思想政治建设纳入学校综合改革和“十四五”规划,构建了“政策-教师-培训-领域-平台-评价”的实践性思想政治体系。
践行思政课群,实现硕士与硕士“三阶融合”。学校大力修订培养计划,本科阶段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与社会实践》 2个学分,《政治经济学》增加1个实习学分;研究生阶段1学分《实践思政》 1,硕士“三千计划”各2学分,形成“三级渗透”体系,确保教学内容延伸、效果递进、资源共享。开发了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大学生成长与发展教程》、省级一流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与社会实践》为代表的实践性思政课群。
深化思想政治实践要素,构建“1 N X”教学模式。学校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为导向,深入挖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要素,构建“1 N X”教学模式,培养金融时代助人为乐、诚信为民的新型人才。“1”是指一条主线,即以“三千计划”为抓手,围绕党和国家战略确定主导课题;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和难点,确定参考选题;基于财务特征确定独立选题。“N”指N个平台——“全民意识平台”挖掘爱党爱国元素,强化“四个自信”;“社会服务平台”挖掘奉献元素,增强社会责任感;“劳动教育平台”挖掘劳动要素,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创新创业平台”挖掘专业元素,打造诚信品质。“X”指的是多载体——“青春恰到好处”,一院一品弘扬时代精神,“乡村课堂”赋能乡村振兴,“百脉杯”学科竞赛强化技能,“未来伙伴”推动创新创业,“蓝精灵”志愿服务引领爱心传递。
激活思想政治教学,构建协同支撑体系。在创新教学方法方面,学校取得了成功
学校努力弥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一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易入耳、难入耳”、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脱节等问题;二是解决本科、研究生、博士教育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效衔接的问题;三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不完善、评价体系重理论轻实践、评价体系维度单一等问题。
践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大幅提升育人实效。学校开展的实践思想教育已在全校24个学院、62个专业推广应用。10多万名学生和5800名教师参加了“三千计划”,支持了1万多个实践团队,调查了2万多个村庄、企业和社区。五年来,共孵化提炼各类比赛4300余项,在“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全国大赛中获得7枚金牌、13枚银牌、20枚铜牌,颁发国家级奖项3800项。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5-2019年全国高校学科竞赛中,人文社科类院校排名第三,财经类院校排名第二。6名学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30名学生参军,93人立功。6人获省级疫情防控表彰;495人参加了基层教育,先进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
-indent: 2em;"> 教育教学成效显著。近5年,学校获评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建成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8人在全国及省级思政教学比赛中获奖10次。王邵军教授及团队成员成功申报国家社科项目《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教育部新文科《实践思政:新文科立德树人路径创新研究》、省级教改重点项目《新时代高校实践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出版《新时代高校实践思政教育创新研究》等专著10部、《劳动教育读本》等教材6部,在报刊发表文章50余篇。学校现有创业园3个、实践思政基地280个,获评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于洪良 张艳霞 魏吉宏 范子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