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双减”第一年孩子的成长质量提高了多少
12月20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燕山路小学的学生在做篮球练习。
朱大勇摄/光明图片
2021年是中国教育“双减”之年。临近年底,12月22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盘点孩子健康成长的手机管理、课外阅读、睡眠时间、作业、体质等“内需”。虽然“双减”只是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反复的沉重打击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基础教育整体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面貌。“内需点”的变化,进一步让大众认识到“双减”的真谛:提高孩子的成长质量。
中考体育分值逐步提高,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
“要完善中考体育测试的内容和评分方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一级巡视员郝说。
今年1月至4月,教育部发布5个专项通知,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管理。其中,体质健康管理因被纳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而受到特别关注。
目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现“逐步改善”的趋势,其中优良率从2016年的26.5%提高到目前的33%,提高了6.5个百分点。不同年级学生超重肥胖比例、视力不良比例逐年下降。
“通过艰苦努力,将体质健康管理纳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有效保障了我国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提高了体育课和课外锻炼质量。下一步,将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完善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完善综合评价。”郝介绍。
此前,北京出台了新的中考计划,将体育总分提高到70分,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
郝介绍,除了评价改革,教育部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教育。一是大力推进足球、篮球、排球、冰雪运动进校园,建立健全校际比赛、校际联赛、选拔赛相结合的大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二是每年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报告和抽样审查国家标准,并根据结果进行健康干预。三是督促各地制定学校体育师资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改善学校体育教学条件。此外,体育与教育的融合将进一步加强。
睡眠时长达标率上升,作业量大幅度下降
秋季学期,76.2%的学生睡眠时间达到或接近“小学10小时,初中9小时”的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比例从“双减”前的46%上升到目前的90%以上。
“睡眠时长与2020年的调查数据相比有了很大提升,高出约36个百分点。过去,大约有40%的学生达到或接近这个时间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
今年4月25日,教育部发布的《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其他年级书面作业平均每天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
据报道,为了控制数量
睡眠时长、手机管理、作业量其实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要保证睡眠时长,作业量和学生在家使用手机必须控制。
“特别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吕玉刚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在睡眠管理方面,家长首先要了解科学的睡眠知识,提高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
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会读书
截至12月20日,根据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全国各地中小学已清理校园图书,清除涉及价值取向、血腥暴力、封建迷信等内容的问题图书5000余种。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课外读物的编写、出版和发行以及学生的阅读。在所有这些环节中,对于学校教育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守住底线,防止学生读有害的书或无效的书。”教育部一级巡视员沈说。
8月30日,教育部教育督导局一级巡视员胡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小学校“读物管理欠规范。少数学校存在教师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购买指定读物的问题。”“目前全国88.4%的学校都明确了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的责任部门,有77.8%的学校建立了校本化的推荐审核机制。同时,全国3101个县区都设置了群众举报渠道。”申继亮说,“我们对中小学生的阅读要求可以概括为12个字: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会读书。”
阅读是一个人学习所有学科所需要的最基础的能力,并非只和语文课相关。
申继亮介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曾有调查发现,家里拥有图书的量和学生的阅读成绩密切相关。家庭图书拥有量在20本以下的孩子,与拥有100本以上的孩子的阅读成绩差异非常显著。(记者 李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