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金陵娃”是这样过的。
2月13日,江苏省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的学生们在报到上学并上交寒假作业后,收到了一个玩具“快乐老虎”。
寒假期间,学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聚五虎谋幸福”活动,根据不同主题分为“文明虎”和“健康虎”等五只老虎。比如,想要得到一只“巧手虎”,就需要孩子参加写春联、画年画等民俗活动。集齐五只老虎,可以在开学后兑换一张“快乐老虎”的冰箱贴。
寒假已经结束了。“双减”政策背景下,孩子们是如何度过第一个寒假的?家长和学校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近日,记者走进南京中小学,进行了调查。
拉长了冬令营,培养综合素质
1月17日上午,“南京市科技创新星光计划中小学寒假科技周”启动仪式通过网络直播拉开帷幕。成员学校之一的光华东街小学邀请了著名昆曲大师、江苏省朗诵协会会员黄鑫为孩子们做了一场昆曲讲座。
学习昆曲,用水墨描绘昆曲中的意境,通过陶艺和木工把昆曲中的场景以微缩景观展现出来。——围绕起源于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光华东街小学以项目化教学的方式,打造了寒假、冬令营不一样的精彩内容。
陶艺在教室里进行得如火如荼。“烧陶瓷的小电炉,这个寒假真忙!”陶艺老师赵昊说。
将块状粘土搓成厚薄均匀的长条,然后砌“凤凰台”外墙,再烧坯,上釉,再入炉烧制。几道工序下来,考验孩子们的耐心,历时近一周,微型凤凰台陶艺作品完成。陶瓷社四(1)班的陈依依主动拿出了自己的熏烛器,说:“我从三年级就开始参加陶瓷社了。这次冬令营做熏蒸器花了两天半的时间,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校长吴宁介绍,以往寒假作业的设计以主科单科作业为主,注重“刻意练习”的数量,而今年学校的寒假作业力求项目化、综合化、多样化、趣味化。
吴宁认为,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普遍适应良好。小学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特意拉长了以往寒假科技冬令营的活动时间,同时增加了丰富有趣的精品活动,吸引孩子们在学校参与活动,而不是去上辅导班。今后,学校在布置假期作业时,会考虑更多样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有趣的点和亮点。
通过引导,家长的观念也在悄然改变。——寒假不再给孩子上各种规模的课外补习班,而是更加注重孩子的特长发展和综合能力培养。学校的“不留校园,给孩子看昆曲”活动得到了很多家长的支持。“我希望孩子们能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位四年级学生家长说。
乘冬奥会之风,营造家庭锻炼氛围
寒假前,南京逸仙小学的孩子们拿到了一份特殊的作业:《寒假“体适能冬令营”锻炼手册》。二(1)班的李霞说:“我很喜欢这本小册子。它介绍了冬奥会的许多项目。通过寒假锻炼,我可以一分钟跳绳200次。”
为什么要设计这个“体育寒假作业”?逸仙小学高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体育)》主持人夏静首先考虑的是锻炼计划的可操作性。“‘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恰逢北京冬奥会。写作时,我们从儿童的立场出发。第一是好玩,第二是质量,第三是让
今年1月,教育部发布《寒假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其中提到了三个“关注”,即自我发展、亲子陪伴和身心健康。在“双减”政策下,教育越来越回归家庭。结合这一特点,手册设置了亲子运动部分。“蜘蛛快车”和“毛毛虫赛跑”.这些运动使得家庭锻炼不再仅仅是孩子们的运动。“说明书设计的内容适合家里小范围的运动,强度不要太大,营造一个家庭热爱运动的氛围。”据夏静介绍,家长只需扫描手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观看专业体育老师的教学视频。
寒假过后,逸仙小学的体育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借助名师工作室的平台资源,这个《锻炼手册》也推广到了南京的十几所小学。
量身定制,培养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
1月21日下午,江苏省南京市于颖外国语学校阅览室里,有一场“寒假生活我计划”导师专场会议,指导学生规划寒假研学活动,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七(7)班陈为小组策划了参观渡江胜利纪念馆的调研活动,并设计了访谈和问卷,以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李欣怡团队将把“了解老虎文化”作为寒假学习的主题。他们计划参观南京红山动物园的老虎区,并参观南京博物馆的“中国十二生肖文化特展”。
“双减”减少的是过重的负担,而不是教育质量。在日常教与学的过程中,学校整合大数据处理,从而精准安排寒假作业,作业包括反映共性问题的作业和个性化的“补偿练习”。
“学校的寒假作业是为孩子量身定制的,更有针对性,更注重能力的培养。”七年级学生家长钱敏说。
育空外教学校副校长何慧娟认为,在“双减”背景下的寒假作业,更需要加强家校沟通。首先,家长要从思想上认可学校的教育理念,对于很多社会实践
类的作业不反感、不包办、不代替,而是鼓励、指导乃至参与其中。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已经发生较大变化,更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关心。寒假实践活动大大促进了亲子沟通和家庭和谐。但在返校报到后,她发现有些家长还没有完全转变观念,部分孩子反映家长额外布置了作业,没有时间完成好寒假实践作业。这也在她的“意料之中”。
“‘双减’政策的本质是教育的回归。假期生活的本质意义与价值,在于过一种不同于学校的生活,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尽管传统观念的改变还存在一定难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回到原路上。”何会娟说。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姬尊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