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眼睛”放在导弹上作为航天人才
陈院士正在研究天线模型。中国航天科技二院23供图
【追思】
3月16日,我国电磁场理论和天线技术专家、开创麦克斯韦方程直接求解方法并将“眼睛”放在导弹上的陈院士逝世,中国失去了又一位航天科技巨人。
还记得2021年10月13日,距离陈百岁大寿还有三天,记者有幸见到了这位即将年满100岁的老人。当时坐轮椅的老人虽然身体虚弱,但精神还是不错的。面对大家的祝福,他也激动地说:“我们要继续关注祖国和航天事业的发展。”
现在斯里兰卡人已经去世了,留下的是他70年科研和60年航天追求的精神。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和探索科学,践行着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照亮了祖国的国防世界。
他让导弹有了“眼睛”和“指挥棒”
科技报国是陈求学时的志向。
陈经历了社会的混乱,学习很困难。他上过两所小学,两所初中,两所高中,也因为抗日战争两次辍学。
“旧社会贫穷落后,受人欺凌。原因是科学技术太落后了.中国要想富强,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科技基础上……”陈第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时写道。他大学和研究生选择电气工程和电信专业,就是要以扎实的专业基础为新中国的科研和建设做贡献。
陈庆雄研究生涯的第一步,是在电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地面的天线通信。军用通信天线理论问题的研究为陈庆雄解决朝鲜战场坑道中的天线通信问题奠定了基础。
当陈潜心研究地波,为军用通信天线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时,他所在的工作单位和几个科研单位联合成立了国防部五院二分院。
1957年11月,陈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
一踏入太空之旅,他就迎来了研究“1059”导弹天线的重大项目。“1059”是在苏联“P-2”导弹的基础上,结合国产实际仿制的第一代国产导弹,而陈研制的导弹天线则是导弹的“眼睛”和“指挥棒”。
陈带领团队自力更生,吃透了导弹天线的设计原理。他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的直接解法,大大简化了金属圆锥、圆柱、抛物柱面等设计计算公式的推导。为弹载天线的成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突破了现有天线设计的理论局限。
这成为新中国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的典范之一。
钱学森点将,让他攻关难题
1963年6月,二支队政治部批准陈参军。在他家里,他一直珍藏着第一次穿军装的照片。“这是一个神圣的时刻。你们穿上军装,以后就按照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从那以后,陈更加努力地投身于科学研究,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克服各种困难。
在研制“1059”导弹的同时,国家还进行了另一种代号为“543”的地空导弹的仿制工作,也就是“红旗一号”。
钱学森约见陈,请他攻关“五四三”制导站的天线误差问题。陈带领科研团队历时8个月,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上百次的实验,找出了天线误差产生的原因,最终天线的误差问题得到了解决,天线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回忆起这段发展时间,陈说:“那几个月头发都白了。”
C
“陈老在天线研究中推导出许多公式,推动了雷达天线工作的发展。他还为最先进的固态有源相控阵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基础工作。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解决了相控阵等关键技术的盲点问题,对雷达相控阵天线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原二院23所所长黄淮说。
共事多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说:“我们要学习陈同志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土地上。”
赤诚无我,一生践行报国初心
在不断探索国防科技事业的同时,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生于1921年,与党同岁。他从学习开始逐渐建立起进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陈说:“我亲身经历了新旧社会,也经历了新中国的所有发展阶段。我深深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中国就不可能发展.希望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CPC)。”
第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后,陈给妹妹写信说:“我有许多缺点,我一定会
要改掉它,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科技救国信念、坚定科技报国初心。1979年,23所科技处党支部通过陈敬熊的入党申请,同意吸纳他为预备共产党员。
支部大会的决议中写道:“希望陈敬熊同志入党后深入第一线,以自己的技术专长为‘四化’多作贡献。”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陈敬熊为航天事业的发展不断撒播着科技星火。
建院初期人才极度匮乏,陈敬熊第一个提出“导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方法。他鼓励有技术基础的徒弟勇于实践,对没有专业知识基础的则手把手地教。
他因材施教,培养出了一批青年技术骨干,一些优秀学生更是成长为技术专家。1961年,“导师带徒”这一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方法在二分院全院推广。
为了满足人才梯队建设的需要,陈敬熊还张罗航天系统自主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并先后在北大、清华、北航等高校执教,为社会培养科技人才。在为北航讲授“电磁波理论”时,因为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陈敬熊动手编写了《电磁波理论》一书,分享自己多年电磁场微波理论研究的心得。
90多岁时,陈敬熊还坚持学习和研究,用自创的数学算法推导公式。“我很喜欢数学,也擅长用数学解决工程问题,以后你们有关于数学工程应用的难题,可以来找我,也许可以给你们一点帮助。”陈敬熊经常对来探望的年轻职工说。
在弥留之际,陈敬熊叮嘱家属:生病期间党费按时交齐,身后事一切从简,丧葬费用自理。他对组织没有任何要求,唯一放心不下的,是他深爱的雷达事业和青年人才的成长。
“将自己的所学所知奉献给祖国,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奋斗终生”,这是陈敬熊年少时的理想,他一生都心系祖国、赤诚无我,践行了自己的初心。
(本报记者 詹媛 本报通讯员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