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些青年科技工作者为什么能取得显著成绩?
日前,西北工业大学公布了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提升工程获奖名单”的5名教师的详细情况。他们从事前沿科研领域,他们的“年龄优势”,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迅速引发热议。
记者了解到,姜宇光、袁尚勤、李五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分别出生于1989年、1990年、1990年、1994年,平均年龄约31岁。这些青年科技人员的学习和研究经历有什么独特之处?是什么让他们“甘愿坐冷板凳”,坚持做科研?这些人才成长的背后,是哪些因素推动了他们的成长?记者采访了当事人和相关专家。
若行而不辍,则必未来可期
“战斗机每减重1公斤可增加1公里的飞行距离,卫星每减重1公斤可节省15万元左右的发射成本.这是我学生时代第一次接触结构轻量化设计时,在课堂上学到的。”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陕西省航天结构技术重点实验室骨干孟良告诉记者,正是这次对结构轻量化设计的偶遇,让他迷上了科研。
孟良说,在研究生期间,他有幸参与了航空发动机涡轮盘优化设计项目的研发,深刻体会到航空工业人“努力减轻每克重量”的执着追求。这也让他坚定了科研的信念。
从增材制造技术与拓扑优化方法的结合,将轻量化设计推向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今天,在传统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减重已接近极限的情况下,面向增材制造的多孔网格结构轻量化和高性能设计研究进一步开展。现在,孟良和他的团队正在另一个维度探索结构减重的可行性。
“我们坚信:路虽阻且长,线终会来,坚持走下去,未来大有可为!”孟良说。
和孟良一样,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副教授姜宇光也致力于科学研究。如何让一颗先进飞机的“红心”不至于太热,是他一直不懈追求的目标。
“我记得在我读硕士期间,有一个高温流动传热的研究实验,经过反复讨论和改进。就在我以为要成功的时候,系统意外短路了。因为容易造成高温冷却剂泄漏,我按照操作规程迅速中止了实验,研究工作再次停滞,我一度濒临崩溃。”带着些许苦涩回顾过去的研究经历,这位1990年1月出生的青年学者依然颇为感慨,但冷静下来后,他又开始寻找问题,完善实验方案,改进实验设备,重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坚持已经成为我研究路上的一种默契”。
爱国+志趣点燃科研激情
在姜宇光看来,能够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与能够坚持科研密切相关,这源于他最初从事航天科研的志向。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助理教授雷明也表示,国家需求和自身利益是他从事科研工作的直接动力。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也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他选择了“复合材料的变形与失效”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研究中,雷明团队的师生通过实验揭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变形和破坏机理,构建虚拟与现实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找出现有材料的可用范围,丰富结构的功能和应用范围,最终推动复合材料的应用进程。这是我的研究目标,也是我的乐趣所在。
从事增材产品设计和制造研究的袁尚勤
传统上,材料、机械等专业研究并不适合女性做“体力活”,而袁尚琴则试图在复合材料领域有所作为。尚勤说,她从来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云进程的开始将使中国更加繁荣。在《中国智能制造》中,我将坚定不移地继往开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与所有青年科研工作者携手共进。”
5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中,李年龄最小,1994年8月出生,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学研究。“作为一个熟知‘诚实、正直、勇敢’校训的西工大成年人,‘报效祖国’的种子早已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促使我选择从事、坚守、热爱航空发动机事业。”李说,面对国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重大国防和民用需求,他在师友的指导下,参与了多个航空发动机型号的研发,以“无数个通宵达旦”的工作,取得了叶轮机械气动设计的创新科研成果,为我国先进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做出了贡献。他感到非常充实和满足。
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成才创造条件
记者了解到,“青年人才提升工程”项目候选人由在科技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推荐,依托科协、国学会等大平台进行培养,为被提升者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青年人才提升工程’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创造了一个学习交流和研究工作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我们与该领域专家的学习交流,明确了国家重大科技问题和需求,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助力。”入选“青年人才提升工程”的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英杰说。
“我入选了中国科协第一批‘青年人才提升工程’。入选后,依托航院强大的平台和行业资源,在自己的科研领域‘多电飞机智能配电与能量优化管理’方向快速成长,先后承担了多项重点预研课题。”陕西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省航空电气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伟林告诉记者,入选后,他积极参与学会的各类专委会、青年科技论坛、托举人才沙龙等活动,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同领域青年人才,大家互相帮助,从而使自身研究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据西北工业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以来,该校稳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较为科学完备的人事制度体系。一个导向明确、科学精准、竞争择优的人才评价体系已逐步建立,有效激发了学校人才队伍发展活力。同时,该校人才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工作、生活和制度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才队伍建设成效进一步凸显,已会聚起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本报记者 张亚雄 张哲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