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梳理新问题精准帮助大学生就业
2022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就业需求;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工作岗位的供应。这两个因素的叠加,使得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各界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就业难”。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行业,中小企业是创造就业的引擎。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阻碍了人流和物流,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受到冲击,其就业“蓄水池”功能受到抑制。今年,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根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2021年我国本科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为74.4%,低于2019年的78.2%和2017年的82.7%。
“就业难”的背后,隐藏着“就业慢”的问题。严峻的就业环境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很多原本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选择了升学,转而“逃离”当前的就业压力。但从国家层面来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并没有完全解决,只是迟迟没有释放。两年后,这些学生仍然要回到就业市场,甚至与本学院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重叠,产生更大的压力。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已在某些单位就业的学生比例已从2019年的37.4%下降到32.1%,同期选择国内留学的学生比例从25.3%上升到29.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当一部分应届毕业生将留学视为“避风港”。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预期存在结构性失衡。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很多企业都有一定的经营困难,甚至曾经供应岗位的——互联网“大厂”都裁员了。在此背景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吸纳和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能力明显下降。大学毕业生更倾向于体制内工作。据公务员考试辅导机构统计,2019年以来,国家公务员考试参考人数从92万飙升至142.2万。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应从三个方面了解当前就业市场和未来趋势。首先,目前的职位短缺是周期性的。既有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也有房地产、教育培训、互联网等行业的调整因素。疫情终将散去,行业调整很快会找到平衡点。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必须稳定预期。其次,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岗位供给与就业需求的匹配率不够高,产生了匹配失败的摩擦就业问题。疫情下,高校毕业生实习、跨省考试不时受到影响,大型线下招聘会的频率和规模受到限制,不仅影响毕业生对工作的了解,也不利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考察,降低就业效率。最后,除了疫情的影响,我国目前产业结构的特点也对劳动者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坚持动态出清的防疫政策,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保持稳定,有效满足全球市场需求。202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达676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在出口带动下,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新增高质量就业岗位。然而现实是,大学毕业生未必能抓住这个机会。与服务业相比,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首要的是稳定预期,坚定信心。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建议相关部委进一步稳定宏观经济预期,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扩大岗位供给,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根本问题。近期部分地区疫情有所反弹,影响市场信心。要尽快落实国务院稳增长决定,对冲负面影响。我们应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它们在就业中的主力军作用。监管部门应推动相关行业尽快完成调整,设立“红绿灯”,鼓励和引导其向健康轨道发展,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国企可以反周期扩大招聘,发挥就业市场的压舱石作用。
高校要善于开展精准就业指导工作,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与就业市场的对接,手段要灵活多样,因地制宜。高校要认真分析毕业生的实习和考试需求,在毕业阶段简化手续,让毕业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求职中。要对网上实习、网上面试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支持,帮助毕业生适应疫情防控条件下的新就业环境,发挥自身优势。要考虑适当延长应届毕业生保留身份的时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找工作,把已经离校的人纳入就业指导的对象。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发挥个人特长和主动性,利用好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等互联网新业态带来的灵活就业便利。高校要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中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为企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使毕业生的知识储备和就业理念更加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就业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基础、紧跟前沿,增强学识的同时也要培养一定的职业能力,提升自身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择业要结合自身的特长与追求,不能“跟风”“一拥而上”,要扩大选择视野,关注基层、前沿产业、朝阳行业、国防军工企业等,实现自我能力与岗位需求的精确匹配。(作者:韩晗,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