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的家乡是一所崇高的学府。春秋时期,辉煌的路线。北航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航空航天大学,为国而生,与国同行。建校70年来,始终坚持为党和国家育人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优秀教师建校,培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专业人才和治国栋梁。20多万毕业生奋斗在祖国的各行各业,努力拼搏,勇往直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从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的战略高度出发,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凝心聚力,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北航人才工作新路。
坚持党管人才 深度凝练“空天报国”北航精神谱系
北航从政治角度定位人才工作,不断完善党委“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工作机制。在近日学校召开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上,学校党委书记赵长禄指出,要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准确把握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定位,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最重要、最根本的战略,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伟大的成就是由许多人取得的,国家的繁荣是由人才推动的。北航坚持以立德庶人为根本任务,把好人才工作方向,统筹人才队伍发展,加快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
一是强化政治导向。学校不断加强对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和海外人才的政治引导和吸纳,确保人才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近年来,学校一线教师中发展党员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建立“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党建工作站”,围绕党的事业紧密团结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
二是加强思想引导。构建“思想引领、榜样示范、底线约束”三位一体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行“学习日”制度,覆盖全体员工,直达一线。深化北航精神谱系,引导教师做“国家伟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坚持师德第一标准。学校教师崇尚师德、争创典型风尚,持续引领“双师育人”一流教师队伍建设。
三是加强组织保障。树立全员重视和尊重人才的意识,超时限规划,做好人才队伍建设的顶层规划。以组织保障促进资源和制度保障。完善人事制度,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为吸引和集聚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人才优势稳步增强 人才效能不断提升
北航建立了“校-院-队”三级人才引进教育责任制,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努力增强对全球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举办青年学者国际现实主义论坛,建立人才引进海外联络制度;打造“智汇北航”品牌,吸引海外人才,集聚国内外一流人才。
此外,学校教师规模稳步增加,结构更加合理,高端人才比例不断提高,高素质人才的比较优势明显
科研方面,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数量居全国第一。无人系统、飞艇、紧凑型野战系统、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高温/超高温涂层材料技术以及许多其他成果已经出现,为国家的重大需求服务。入选39位国际高被引科学家,9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获批。
对集成电路、新型磁性材料、先进热电能源材料、纳米材料等基础研究做出原创性贡献。科学仪器、风洞等重大基础设施开工建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2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居全国高校之首。高端智库建设初见成效,深度参与两机、大飞机重大专项战略咨询。
持续深化综合机制改革
优秀人才引进形成“集聚效应”机制改革围绕建设目标,资源配置围绕人才发展。自2012年发布人才白皮书起,北航就致力于探索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改革,先后实施“卓越百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和“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等机制改革,大幅提升学校高层次人才储备量,青年人才队伍质量也稳步提升。
学校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以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为重点,持续优化人才发展通道。聚焦“破五唯”与“立新标”关键问题,率先启动分系列发展与评价机制改革,建立教师队伍“教研、教学、研究、实验和管理服务”五大系列,构建“分类管理,科学评价,强化责任,人尽其才”的教师队伍分系列发展与评价体系。
同时,在人才评价机制中重构不同系列岗位职称评审、教师招聘评价标准和程序,采取代表作评审、第三方同行评议、深度面试等评价方式,一大批优秀教师成功引进和晋升,树立了潜心育人和科研攻关的鲜明导向。
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学校把汇聚一流人才和人才自主培养相结合,以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提高人才引进与学科建设需求的匹配度,以第三方同行评议、深度面试为抓手,严把进人质量关。强化海外人才引进,举办国际青年学者唯实论坛,搭建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国际人才特区,实现“人才-平台-学科”三位一体、相互支撑的良性互动格局,形成“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人才引进“集聚效应”。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探索推进人才特区建设——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整合优势资源,成立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打造国际人才特区和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引进海外优秀人才261人,其中顶尖人才23人,青年人才238人,48%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成立无人系统研究院、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机载系统创新中心五个科研特区,聚焦“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推动有组织的科研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团队育人成效显著。
面向经济主战场,先后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13个异地研究院,积极参与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成立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承建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大数据精准医疗高精尖创新中心、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高精尖创新中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项目。
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奋力开创一流大学建设新格局
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北航不断深化人才强校战略的理念,持续实施人才工作重大举措,全心培养人才,紧紧依靠人才。以人才布局确定资源配置、引领学科发展,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二级单位考核的核心指标,努力成为高校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排头兵”。
近年来,北航深入贯彻内涵特色发展,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双轮驱动。
学校以国家重大攻关任务为牵引,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探索构建5个科研特区,已形成“大团队凝聚人,大项目激励人,大平台锻炼人,大贡献成就人”的团队育人模式,形成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的“头雁效应”和人才集中涌现的“倍增效应”,创造和培育优势领域薪火相传的“师承效应”,实现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切实提升。
另一方面,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北航瞄准重大原创性基础课题和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事业平台与学科平台相统一,促进各学科人才融通发展。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对人才吸引、保留和使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北航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和氛围,支持领军人才挂帅出征,青年人才挑梁担纲,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为人才发展提供以信任为基础、以干事创业为导向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同时,学校着力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全方位配置发展资源,不断优化和提高人才的薪酬福利待遇,保障人才落户、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后顾无忧,为各类人才的成长构建和谐环境,为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贡献力量。
立足新发展阶段,北航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着力培养堪当大任的未来领军领导人才,着力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担当实干,昂扬奋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新时代的北航力量。
(供稿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