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措并举稳就业千方百计保就业。2022年中国经济中期观察就业篇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社会的稳定器。今年以来,疫情等多重因素带来就业压力增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坚持把稳定就业放在突出位置,着力保护市场主体,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问题。
随着近期经济运行积极变化增多,稳就业等政策持续发力,就业形势有所好转,就业形势正在逐步企稳。
稳定市场参与者和位置。
7月6日零时起,Xi部分公共区域实施临时管制措施,为期7天。李嘉存的邱琳商场作为供应保障单位正常运营,但是客流量仍然比以前少。
购物中心秋商贸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吴平山告诉记者,自疫情发生以来,企业经营效益下降,在关键时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帮助。2020年以来,享受了近300万元的失业保险退款等扶持。
“我们一直维持在270人左右,基本没有裁员。”吴平山说,“疫情总会过去的。相信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生意会更好。”
7月的吉林延吉,烟花逐渐恢复。位于公园路的毛峰烤肉店,客人们隔桌而坐,充满了香味。
受疫情影响,这家店之前停业了近两个月。5月底,该店所属的延吉毛峰尚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账户意外收到一笔款项。
“我们没有申请,政府直接支持,增强了企业渡过难关、留住员工的信心。延吉两家店60多名员工无一失业。”该公司经理宣锦华表示,不仅延吉店的生意有所回暖,该公司在上海的11家门店也于近日恢复营业。
企业等市场主体承担着6亿人的就业创业责任,是稳定基本就业市场的关键。今年以来,对帮助企业脱困、稳岗、扩岗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一揽子政策全力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
对餐饮、零售、旅游等5家贫困行业企业和17家其他行业企业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提高企业失业保险返还标准,加强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落实,出台一次性留职培训补贴.
1-5月,全国273万家企业共收到稳定就业资金129亿元,受益职工5189万人。经济运行有所好转,就业政策叠加稳定,就业形势逐步好转。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保护重点群体和就业
在华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音译)的记忆中,没有一份暑期工作像今年7月份这么忙。
他告诉记者,虽然毕业生已经离校,但目前有80多家企业正在从学校网上招聘。就业中心的老师几乎每天都会给未就业的毕业生推送工作信息,帮助他们尽快落实就业去向。
“6月份以来,一批企业与我们对接招聘,‘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刘说:
记者了解到,这一方面是企业复工复产加快,不少用人单位重启了此前暂停或推迟的招聘计划;另一方面,得益于人社、教育等部门的配合,尽力开辟市场化的就业渠道,加快各类招聘进度。
促进大学毕业生、农民工和其他群体的就业是首要任务
对于大学毕业生,我们将实施招募百万工作学徒的计划,以促进年轻人的专业能力;通过开放求职登记、完善实名帮扶等9项措施,重点服务2022届应届毕业生和35岁以下失业青年;推动各地聚合资源,收集发布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岗位,拓展基层就业空间.
针对农民工,深化东西部劳务合作,大力培育劳务品牌,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发挥就业援助工场等载体的作用,提供更多本地和就近就业机会;完善就业服务、技能培训、权益维护机制,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截至5月底,中国扶贫劳动力达到3133万人,成为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
重要支撑。优就业服务促匹配
7月1日,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一场“助企纾困 职等你来”专场招聘会正在举办,普工、技工、管理等3000余个岗位吸引了不少求职者前来。
通过现场对接,42岁的王先生顺利找到一份护工工作:“就在家门口就业挺好,公司会先提供培训再上岗,解决我的技能问题。”
为搭建企业和劳动者高效对接平台,为各类求职者提供便利,自今年春节以来,我国持续提升就业服务,优化就业环境,促进人岗对接。
高频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正在举办的“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截至7月3日,已发布各类岗位需求近1500万人次;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国家级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同步开展专项活动,各地也密集推出一系列招聘专场。
营造更为优质安全的就业环境。以打击就业歧视、虚假招聘和“黑职介”为重点,部署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聚焦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部署开展“山寨证书”网络治理工作。
加强建设零工市场支持灵活就业。内蒙古兴安盟、山西太原等地推出规范化零工市场;湖北在乡、镇、社区一级建成190家“零工驿站”,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休憩和招工信息,日均登记求职超过6000人次。
强化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和帮扶。畅通失业登记渠道,开展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运用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今年1至5月份,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19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8万人。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5月份以来,就业呈现向好态势。展望下半年,随着经济运行逐渐恢复,就业形势有望继续改善。
同时也要看到,疫情等不利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青年就业困难仍待进一步破解。各地要落实落细各项稳就业举措,加力巩固向好势头,切实将稳就业这项民生头等大事办好。新华社记者姜琳、谢樱、李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