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年复一年的“就业最难季”,选择读硕士的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创纪录。
10月31日是2020年研究生网上报名的截止日期。据预测,今年考研人数将继去年的290万后,再创新高,达到330万左右。
一方面是考研越来越难,另一方面是保研(也叫“推面”)大军日益壮大。从近几年的招生数据可以看出,很多高校给学生的名额是招生总数的一半以上;“拒绝”也成为越来越多学生,尤其是名校尖子生的主战场;尖子生之间“神仙打架”的背后,高校频频发动看不到硝烟的学生“战争”,人才选拔的公平呼唤制度保障。
推免“大战”一再抢跑 “发令枪没响就输了”
南开大学哲学专业大四学生夏,经过三年的努力,并没有指望能获得淘汰赛的资格,甚至在正式报名前就发现该校的专业名额已经满了。换句话说,她在发令枪响之前就输了。
“这几年只要有资格送,就想留在这个学校,基本上跟导师打个招呼。”夏对今年的激烈竞争感到惊讶。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各高校应在每年9月25日前确定取得保险科研资格的学生名单,这些学生应在10月25日前在全国统一网上免试系统中报名、报名、参加考试,最终有机会领取录取通知书。
她看着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学校9月公布的免考名单上,班级41人,排名第11,刚好够走路。她跟着导师留在这个专业读研几乎是肯定的。没想到,激烈的逃免“战争”已经在5月悄然打响。
事实上,从今年上半年开始,高校的“招生办避生战”就“硝烟弥漫”。高校在4、5月份出去做招生宣传,暑假举办夏令营,提前锁定了相当数量的高素质学生。这意味着像以前一样等到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来自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学院的刘正最近后悔了。“我以为学校稳定,所以没有参加夏令营,也没有申请其他学校。”。
大二的时候,刘正开始准备研究。为了避免熬夜准备学年论文,他“要保持成绩领先,收集准备各种资料”。
他以为自己提前联系了导师,肯定会留在学校。后来他发现学校已经确定了免修夏令营的优秀学生名单,然后他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败了。
某双一流大学研究生院招生负责人告诉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网,近年来想读研的人越来越多。一方面,近年来应届毕业生数量有所增加;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社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R&D工作岗位多,很多领域对学历要求更高”。
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迈克尔斯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较2014年下降1.6个百分点,呈现持续缓慢下降态势;同时,“读研”和“准备读研”比例分别比2014年增长3.2%和1.4%。
就业难,考研难,逃避考研的竞争变得激烈。虽然教育部规定免修学生比例不超过50%,但各学校各专业仍有弹性空间。根据《2019年研招报告》,2018年,浙大和
从5月份开始,数百所高校的数千个院系和专业网站上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和评估通知。她开始关注微信官方账号的各种信息,又去了解了几个保险研究的培训班,生怕漏掉什么。
"保研之战始于信息战,靠的是大海捞针."杨梅发现各个大学各个专业的情况,包括考核要求和录取比例都不一样。
首先是报名阶段。不同的大学要求不一样。考生只能按照惯例总结门道:比如有的大学一般只接受第一名,被选上特别困难;有的高校如果7月份面试不成功,9月份有机会再试;一些高校很快就要被填满了。
高校的考核内容也不一样:有的学校只进行笔试面试,有的学校还加入了展示、辩论等环节;有的高校侧重于专业知识调查的宏观方向,有的侧重于解决具体问题。
她选专业要考虑就业前景,所以需要逐一考察学校具体的专业建设和研究方向。
太多的信息让她感到无能为力,只好求助于保险研究培训班。交了2999元的基本学费后,她加入了一个机构的一对一“套餐”班。培训班持续8周,老师都是之前“免试”的成功学生。一旦免试成功,将根据最终学校的不同年级支付1.2万至2.6万元不等的学费。
从择校、简历准备到笔试面试评估.“老师”基本上是通过微信语音通话告诉她趋势并进行分析。“对即将到来的人的总结真的可以帮你节省很多时间。”
经过老师的分析,杨梅选择了几所目标院校,抛出了包括简历在内的个人资料,以获得参加笔试和面试的机会。
通过夏令营让导师和学生提前沟通,是高校检查和回避学生的一种流行方式。一般来说,如果你获得了夏令营优秀营员的称号,基本上可以算是被录取了。但也有不确定性。杨梅笑着说,考生中流行一句话,“广撒网,多聚鱼,能去哪儿就去哪儿”。
刚刚接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王林就是典型的“学校暴君”。大学四年,他是第一专业。凭借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绩,他在今年夏天一口气报了五所学校,并得到了一份工作。
“有时候两三天就要换地方。”北京、天津、上海、武汉.7月到9月,在漫长的保险研究战线上,王林觉得自己要么在学校复习,每天学习长达14小时;或者背着沉重的行囊,穿梭在大江南北的车站。
早在大二的时候,王林就开始参加各种保险研究的讲座,提前知道自己想去的学校,同时准备复习资料。但大三开始到处发简历的时候,“学霸”还是觉得信心不足:“不确定因素太多,我要多报。”
他注意到,高校最终公布夏令营优秀营员名单时,有的会直接声明可以直接录取以避免复试,有的只会在通知末尾注明是“优先推荐名单”,有的“保留调整推荐人选的权利,最终结果以审批结果为准”。
王林一直在几个同学自发组成的微信群里。有考生抱怨说自己明明是公认的优秀营员,但是直到开始正式报名才发现自己没有被录取。但是,这个时候,好学校的大部分名额已经被占满了。甚至有些学校根本不公布最终入围名单。
保研路上的努力 “广撒网,多敛鱼,能去就从之”
在一定程度上,日益激烈的生源争夺战也是对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注脚。
“在
随着2014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的推出,传统的豁免模式走到了尽头。一方面,新政策极大地丰富了考生的选择:允许考生填报三志愿,同时不再限制留校人数,不允许高校以任何形式限制学生报考自己的考试。另一方面,从报考到录取,整个过程统一采用全国“免试服务制”,改变了高校使用自己的报名制度,走自己的路的混乱局面。
"为了招收优秀学生,学院也很早就开始准备了."南开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陆星参与免试评选多年。他认为,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在质量上需要进一步提高,应该给学生更广泛的选择。
这也符合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一位高校招生负责人介绍,研究生阶段类似于学徒导师主导模式,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一般来说,能获得各校免试资格的学生往往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强。通过提前宣传和邀请学生参加夏令营,有助于教师与学生深入交流。“我们不想在自己的学校培养学生。这不是让学术越来越狭隘吗?”他认为,学生的多样性也可以优化学校的学术关系。
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开,高校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选人细则。但更高的自由度也带来了一些可能存在暗箱操作的质疑。
"有些标准不要求披露,这可能会让一些学生认为这个过程是不透明的。"华东某大学研究生招生负责人表示,以夏令营资格考试为例,可以考虑考生所在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学生排名、外语能力等因素,最终综合得出对学生的评价。
不可否认,考试中保留了很多主观因素,被认为给人为控制录取结果留下了余地。虽然没有写的光明面,但是很多学校把考生是否“出身”名校作为隐性考核指标,也就是说非名校考生被录取的几率很小。同时,考生导师的推荐和与其他学校的关系也影响考试的最终结果。
负责人表示,之所以采用导师的推荐,是因为入学的学生比较多,有时候很难完全从书面材料上判断学生的能力。"那么我们认为专家推荐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
考生反映最普遍的问题是不同学校的考核标准不同,流程不够透明。“这可能确实会带来一些问题。”负责人承认,不同学校、不同导师的考核方式和难度都存在问题。“有的学校面试就是打个电话,很难真正起到考核的作用。”这也导致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怀疑其公平性。一位候选人告诉记者,“最终录取谁没有硬性标准。学校说谁是谁。”
事实上,不仅是学生,高校也面临着许多压力和挑战。“比如其他学校为学生做了很多工作,可能会吸引到好学生。”贾江红说。
上述东方高校招生负责人也表达了同样的无奈。每年都有一些提前招的同学在最后一刻放弃录取资格,不报到。为了避免被学生“放鸽子”,学校只能想办法。比如学校有2000个招生名额和免试名额,那么发出的通知可能会超过这个数字。
在他看来,这种更加开放自由的人才选拔方式,对于高校下一轮的竞争和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学生均为假名)
天津,10月